资讯 | 阿根廷最大门户网站再为贵州打Call:空气纯净率达97%的新“绿色走廊”
原标题:资讯 | 阿根廷最大门户网站再为贵州打Call:空气纯净率达97%的新“绿色走廊”
阿根廷当地时间12月1日(G20峰会当天),阿根廷最大新闻门户网站、南美最大APP平台Inforbae在G20特辑上用西班牙语刊登了一篇《贵州:中国的一个空气纯净率达97%的新“绿色走廊”》(Guizhou: el nuevo "corredor verde" de China que tiene un 97% de aire puro)的文章。
文章从绿色缩影、青山变金山、地标崛起三个方面点赞贵州,并在文章中这样形容贵州:“它是中国的“绿色走廊”,还是中国的“数据峡谷”、“绿水青山,是贵州的“资本”,也是贵州的未来”、“贵州正在成为中国的绿色发展的新地标”。
贵州:中国的一个空气纯净率
达97%的新“绿色走廊”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贵州正在成为中国甚至世界绿色发展的模范。它是中国的“绿色走廊”,还是中国的“数据峡谷”。
体现在经济上,数据也非常可观,2017年,贵州吸引了超过7.44亿名游客,为当地经济贡献了超过1100亿美元的收入。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较2016年增长4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超过50万当地人由于旅游业的繁荣而脱贫。
绿色缩影
贵州挖掘生态资源,发展绿色经济,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过去七年中,以绿色经济为支撑,贵州在中国所有省份的GDP增速中位居前三位。2017年,贵州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2%。同时,2017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5.3%,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97%,这令中国大部分沿海城市羡慕不已。
贵州省贵定县甘溪农场的赵思达和他的同事们,以前月工资都不到1000元,直到近年来,甘溪林场依托生态发展旅游业找到了致富路。如今甘溪林场每年游客超过15万人次,生态科普教育接纳中小学生超过5万人次。
游客的流量保证了甘溪林场的旅游业快速稳定增长,也带动了周边村寨,以及整个贵定县的旅游业发展。如今,周边10多万亩森林资源和阳宝山佛教文化也纳入到大甘溪林场旅游圈中,真正实现了“青山”变“金山”。
青山变金山
实际上,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哲学,贵州可以追溯到2500年以前,苗族和侗族等世居少数民族,崇尚万物有灵,把森林、土地、河流当成有生命的家人一样看待,和谐相处。
(“大歌”是侗族人特有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2009年被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凭借其壮丽的山地景观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贵州确定了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发展战略,绿水青山,是贵州的“资本”,也是贵州的未来。没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经济增长”,向中国乃至世界交出了一份精彩的脱贫答卷——
这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里“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在坚持生态优先的中国,即使偏远的农村,也绝不摒弃生态,绝不丢掉乡愁。
茶园面积从十年前的200多万亩到如今的700多万亩,贵州成为中国茶叶种植的第一大省,不仅解决了千万茶农的增收问题,还为中国农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15度以下的耕地,改种蔬菜、食用菌、草本中药材等高效作物,5-25度坡耕地主要改种蔬菜、中药材、茶叶、精品水果等,25度以上坡耕旱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还林以经果林为主……今天的贵州,产业与环境的和谐、人与产业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都找到了承载的空间。
(雷山位于贵州省东南部,“苗年”是当地苗族人在农历十月秋收之后庆祝的“新年”。节日期间,亲友相聚、盛装游祭拜祖先。“苗年”是中华民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标崛起
中国的大数据峡谷——贵州已吸引了包括苹果、阿里巴巴和亚马逊在内的庞大科技企业,以及其他数千家大数据公司。
和大数据一起,旅游业也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舒适的气候,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成为了游客向往的度假天堂。贵州古老的传统、习俗,建筑和美食,为游客提供了另外一种山地旅游体验。
《纽约时报》公布的世界上52个必去的旅游景点,贵州榜上有名,“生态标签”已然成为了贵州一张最为耀眼夺目的名片,贵州正在成为中国的绿色发展的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