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代,哪些“黑手”导致了体育媒体的大衰退?
7月2日,恰逢国际体育记者节,引发了又一轮关于体育媒体衰落的讨论。《体坛周报》曾经站上过金字塔的塔尖,它的落寞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参与讨论者多为资深媒体人,大家怀念那个“八千足记齐聚海埂”的黄金时代,也在为当下的尴尬处境“顾影自怜”。
体育媒体的衰落肉眼可见,并不仅限于纸媒,门户网站亦然。上周,作为曾经的体育门户老大,新浪体育跨出了直播带货的第一步。从积极的角度来说,这表明新浪体育正在谋求转型,不希望与时代脱轨。换个角度,更加证明了内容的尴尬。
是这个时代真的不需要优质体育内容了吗?在体育媒体衰落的大潮中,技术到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媒体本身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技术对信息价值的重塑
到任何时候,优质的体育内容永远都会有市场。北京奥运会时,《体育画报》推出的“八月乡村”系列,备受好评,以致洛阳纸贵、一刊难求。就在近期,《人物》杂志推出的马布里特写报道也在社交媒体上呈刷屏之势。
好的内容并不会被埋没,反而在这个时代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但是,并没有多少媒体愿意花大气力、大成本,去做一篇回报率并不高的深度报道了。
时代的大背景不容忽略。最近几年,媒体凋零,大量市场化媒体风流早被雨打风吹去,风化成时代的符号。在无奈之下,大量经验、阅历丰富的体育记者纷纷转型,告别了这片江湖。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日渐逼仄,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已没有了当年在采编上不计成本的气概。英雄气短,江湖路远,无论是记者,还是媒体,何必自讨苦吃。
与此同时,技术的日新月异解构了体育内容生态。在互联网尚未发达的那个年代,体育媒体所提供的主要内容是赛事报道、赛后采访,以及人物故事等。简而言之,体育媒体最重要的传递信息。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递已经不给“中间商”赚差价了。随着社交媒体、直播平台以及移动资讯App的繁荣,核心赛事信息的传递几乎都是通过弹窗在瞬间完成的。明星的赛后采访、新闻发布会,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呈现。此外,体育明星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直接触发用户,很多重要的信息发布都是以声明的方式张贴在个人社交账号上。
如果体育媒体仍执着于传递赛事信息、赛后采访,被读者抛弃是必然的命运。即便一些体育媒体幡然醒悟,认识到信息的价值在下降,也会发现其报道的范畴被严重压缩了。体育媒体即便版面、页面不被压缩,充斥其间的也是大量低质信息。
在这样一个被技术重塑的时代,体育媒体聚焦独家爆料、深度报道、人物专访等优质内容,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但如前文所述,处境的艰难,人才的流失,以及此类报道的性价比极低,导致体育媒体有心杀敌、无力回天。
如你所知,当年的《体坛周报》就是凭借独家、专访独步江湖。到了这个更需要优质独家内容的时代,它们此类独家内容却变得更加凤毛麟角了。
即便在《体坛周报》最辉煌的时代,其独家、专访等内容所占比例也没有那么高,大量的版面还是由赛事信息填充起来了。
当赛事信息价值下降,再强大的采编团队也无法仰仗优质内容撑起日常报道。能保证出产内容品质的只剩下月刊或者半月刊的杂志,然而杂志更多受到信息滞后、发行渠道狭窄等束缚,其载体是最早被时代抛弃的。在内容上曾经无可指摘的《体育画报》在风光了短短几年之后,也淡出了读者的视线。
名记走向个人IP化
赛事信息的价值被时代所稀释,但有一类信息,却丝毫不受影响。这类信息就是独家消息。无论传播介质如何改变,独家消息的价值永不褪色。
上世纪30年代,《纽约时报》驻华记者哈雷特-阿班从宋子文口中确知蒋介石被张学良劫持,“西安事变”爆发。这是震惊世界的独家新闻。遗憾的是,当时已经是纽约时间上午9点,当天的《纽约时报》已经出街。《纽约时报》在时代广场拥有霓虹灯字幕,它们最终通过昼夜亮着的灯牌,向全世界传递了这则爆炸性的消息。
如今的时代,与80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媒体传递信息的介质更加丰富。在独家消息的发布上,体育媒体也都拥有了更多元的介质。
不过,现在一个显著的趋势就是:记者的个人社交媒体成为了重磅独家新闻集散地。究其因:其一,个人社交媒体更利于记者个人IP的打造;其二,在信息发布方面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足球报》记者白国华正是凭借对中超独家消息的获取,通过个人社交平台发布,拥有了白“Woj”的称号。
独家消息以及社交媒体平台共同成就了白国华。这逐渐演变成一种潮流趋势,引来众多同行的效仿。当他们将独家消息发布在社交媒体上之后,会被各大资讯平台瞬间引用。
于记者而言,这让他们快速成名;于他们所供职的媒体而言,独家消息的价值同样被稀释了。当然,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记者成名对其供职的媒体当然有益处。可是,独家消息更早出现在社交媒体平台,使用户只需要关注记者的社交账号即可,不必更多关注他所供职的媒体。一些资讯APP对于这些独家新闻的“盗用”,属于窃取别人的劳动果实,进一步稀释独家新闻的价值。
媒体记者趋于IP化,也是被技术所驱动。这对于媒体平台有利有弊,至于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存在探讨的空间。
媒体平台是否可以要求记者必须将独家消息发布在自己平台呢?即便如此,也无法限制资讯APP“窃取”这些果实。这无形中还会影响记者的名气,甚至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媒体往往有多重审核机制,如果在审核过程中,竞争对手获得了同样的消息,抢先发布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就会让早获得该消息的记者前功尽弃。
体育记者依然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但他们对于媒体机构的价值在下降,体育记者数量锐减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这个动态过程中,技术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自己的掘墓人”
如上所述,技术引起了信息价值的贬值,从而诱发了媒体和记者价值的崩塌。但是,完全归咎于技术层面也有失公允,在这个快速多变的时代,媒体多次扮演了自己的“掘墓人”这个并不光彩的角色,主动为竞争对手递上了“刀子”。
第一次出现在互联网大潮之初。新浪体育开创了中国互联网报道的门户模式,汇集海量信息,易于培养用户的阅读习惯,从而沉淀用户。
四大门口成立之初,缺少采编人员,没有采访资质,在内容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这个时候,传统媒体成为了四大门户的“血库”,给后者源源不断输入优质的内容。四大门户背后有资本的加持,愿意为内容付费。看起来,这对于互联网门户和传统媒体是双赢的局面。
显然,现实远比这个更残酷。门户网站以低廉的价格购买了传统媒体的内容,并逐渐掏空了后者的读者群以及人才库。当年的《法制晚报》还曾经以稿件登上新浪体育首页的显眼位置作为奖励标准,如今看来就属于典型的“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种模式在美国就完全没有建立起来,美国多数老牌报纸预见到它们与互联网并不是互补的关系,并不乐意向后者“供血”。(当然,在时代大潮浩浩汤汤之下,这于事无补,也只不过是延缓衰退。)
与报纸的生命力比起来,互联网门户的生命更为短暂。移动互联网大潮来袭,基于推荐算法的资讯App时代拉开帷幕。
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资讯App对于传统媒体(这里就包括了互联网门户)来了一个釜底抽薪。
资讯App需要海量内容作为推荐算法的支撑。成立之初,它们同样仰仗传统媒体的“供血”。2014年夏天,新京报起诉今日头条曾经引起过轩然大波。但没过多久,各方回到了和平相处的状态。如今的现状就是各大媒体都依托于今日头条进行内容运营。
资讯App作为平台,成为传统媒体转战移动互联网的孵化器,又是皆大欢喜的局面。可是,资讯App在这个过程中孵化出数以千万计的自媒体。自媒体鱼龙混杂,内容来源并不严谨,很多作者通过标题党、搬运等手段吃尽流量的红利。它们只不过是内容的搬运工,长远来看,起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作用。
在体育领域,这一情况尤甚,毕竟相比时政、科技、财经等内容,体育的门槛更低。当传统媒体“屈就”于资讯App之时,它们今天的命运就已经写就了。
现在,移动互联网进化到短视频时代,快手、抖音正当红。各大媒体纷纷抢占这些短视频平台,期望抢占第一波红利,为此甚至不惜将斥巨资购买的赛事版权拱手奉上。
这些媒体可能在短视频平台上打造出若干所谓的大号,甚至有不菲的收益。但是,这同样是在“埋葬”它们自己的平台。用户的时间是有限的,当他们在资讯App、短视频平台上花费更多时间,在其他媒体平台上逗留的时间就更少;而且,他们在资讯App、短视频平台就可以揽尽各家媒体内容,何苦再到其他媒体平台上冲浪呢?
媒体平台,大多都已经互联网化了,同样需要海量用户以及更多逗留时长,从而吸引广告。当它们在努力“喂养”资讯App或者短视频平台上的账户时,实际上是为别人养“孩子”。这个“孩子”养得越壮实,对媒体平台来说是敲骨吸髓。
更加令人难堪的是:当所有媒体都依附于资讯App或者短视频平台,个别媒体想要在自家平台上孤军奋战,却发现影响力越来越低,最终只能“臣服”。
技术的发展,驱动了体育传播形式的变革。在若干关键的节点,体育媒体都充当了“自己掘墓人”的角色,为竞争对手递上了刀子。即便如今醒悟,也已经为时已晚。这个时代已经属于资讯App、短视频平台以及社交媒体,除非有下一代互联网产品涌现出来,它们才会被从历史的舞台中央挤下去。
体育媒体,以及体育媒体人,成为不了历史的书写者,他们只是时代大潮里滚动的一叶浮萍,在命运的牢笼中,向隅而泣,自怨自艾。属于它们的黄金时代过去了,而我看不到下一个黄金时代会到来的任何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