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拾零|首次冬奥报道之旅不仅有自豪 还有思考
1月24日,得到需要有记者提前进入闭环进行冬奥报道工作的通知时,我报了名。首先我很兴奋,因为盼了这么久的北京冬奥会,真的要到来了;二来,尽管这将意味着无法与家人一起共度除夕,但我是体育部的年轻同志,刚结婚不久还没有孩子,我理应多做一些。
参与冬奥报道充满自豪
在与妻子充分沟通后,我于1月26日正式进入冬奥闭环进行工作。得益于此前多次进行“相约北京”冬奥测试赛报道工作,我与多个比赛场馆的媒体运行人员建立了联系,这使得我在赛事还未正式开始前,有了挖掘选题的渠道,随之也非常顺利且丰富地完成了冬奥会正式开赛前的报道任务。
1月26日进入闭环激活证件
冬奥会开始后,我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要说感受的话,可选择两个片段进行回忆。第一个是徐梦桃夺冠后的瞬间,当徐梦桃确定夺冠,抓起国旗冲进赛场的那一刻,我也沸腾了,我深知徐梦桃的故事,当她夺冠,我不由得与她共情,一起沉浸到那份喜悦中。第二个瞬间就是贾宗洋的失误,当这位31岁的老将失误后抱头痛吼滑向终点时,我的心几乎也跟着碎了。
由此,我也意识到于我自己,是真的热爱体育,更是热爱体育记者这份职业,其中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能否共情。有人会说,当你将爱好发展成职业后反而会失望,但我想模仿罗曼罗兰的话说,世界上还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知道工作的真相后依然选择热爱工作。所以当我现在仍显稚嫩,我总是充满信心。
在夜晚零下20多摄氏度的崇礼进行冬奥报道工作,家人对我说,辛苦了。但我不觉辛苦,更不敢说辛苦,因为有太多太多冬奥会工作人员更长时间在室外工作,还有运动员非常艰苦地训练拼搏,我这点付出不值一提,我只是唯恐自己的文字无法将所有人的努力表达其万一。
北京冬奥会结束了,我为自己也能贡献一份力量而自豪。
协同作战优势明显
北京冬奥会期间,我与同事李远飞、陈嘉堃、潘之望组成“张家口小分队”在张家口赛区进行报道工作,协同工作效果非常好。
赛事报道期间,针对重点赛事如徐梦桃、谷爱凌、苏翊鸣等,摄影记者一早出门在赛场提前抢占好摄影位置,陈嘉堃负责在媒体工作间通过实时直播信号进行即时快讯发布,我与李远飞则前往赛场的混合采访区进行蹲点采访,每人至少配备2台录音设备。遇上有多名中国运动员及有重点国外运动员的采访,我们2人4机就充分发挥出了优势。
左起潘之望、邓方佳、陈嘉堃、李远飞
由于天寒地冻,我们在现场很难长时间伸出手来用手机打字,所以我们在现场采访到的最新鲜的运动员表态、发言等,能够一个电话或几段语音就传送给媒体工作间的陈嘉堃,进行迅速编辑。即采即传,而不必等我和李远飞完成全部采访后,再回媒体工作间进行编辑,此时时效性已经打了折扣。同一时间,摄影记者潘之望的照片也已经传来。
采访结束后,陈嘉堃参加新闻发布会,我与李远飞回到媒体工作间结合采访、比赛现场等等,捏合成详细稿件。三人衔接明确,在较短时间内既产出快讯,又有赛后,还有深度稿。所有这些稿子,都通过工作群传递后方,进行编辑及全网推送。
然后我们果断收拾行李,奔赴下一场比赛。要知道,张家口赛区肩负了北京冬奥会近半数金牌,我们需要在能力可及的范围内尽量覆盖。如此分工明确、团队作战、共同署名、前后方联动,这配合打得够漂亮!
现场报道的不可替代性需增强
要说提升之处,我认为团队规模甚至可以再进行适当扩大,主要工作任务就是视频策划及制作。
视频内容是当今媒体融合下最重要的一环,但根据我在冬奥会期间的报道实际来说,每天需奔赴多个赛场,文字稿件需求很大,中途还要花很长时间在乘坐交通工具上,可以说不太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视频端的策划、拍摄及剪辑。尽管张家口小分队还是拍摄了不少视频内容,但总体来说还称不上丰富。
苏翊鸣正在接受采访
此外,随着转播技术的发达,观看赛事转播也能完成基本赛事报道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破环了体育赛事现场报道的不可替代性,甚至于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是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这个问题很宏大,但我想通过我在北京冬奥报道期间的一件事,从一个方面探讨如何提升现场报道的不可替代性。
苏翊鸣获得坡面障碍技巧项目银牌当天,网络上出现了针对裁判打分问题的争论。
为此,我在综合了苏翊鸣现场采访、苏翊鸣教练佐藤康弘现场采访、详细打分表信息的基础上,在新闻发布会现场,以苏翊鸣正在开发布会为背景,录制了一段视频解释打分问题。
该视频迅速在网络中传播并被推上热点,以至于很快被发布会工作人员看见,因有可能违反版权问题,该视频最终下架。
无论如何,该视频因有现场采访背景、有现场采访资料,其权威性得到了认可,在没有外力推动的情况下得到了短暂却广泛的传播。这种解释性视频,若是在后方通过观看赛事转播后录制,权威性和传播性一定会大打折扣。
所以,在转播技术愈加发达的背景下,在将来甚至能够VR沉浸式观赛的背景下,如何体现出现场报道的不可替代性,值得不断探究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