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运动,远离运动性猝死
青少年运动性猝死的新闻常常见诸报端:2021年,河南某县,一名高三学生早上跑步时突然晕倒,经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2022年春天,山西某大学一名学生在体育课上,慢跑了约200米时突然倒地,在紧急救治后最终死亡……
根据国外学者统计,青少年运动性猝死的年发生率约为1/100000。运动性猝死的发生率虽然很低,但因为我国是人口大国,粗略估计每年运动性猝死人数达数千人。所以,运动性猝死的年轻化问题不得不引起重视。
什么是运动性猝死
运动性猝死,简单说就是与运动有关的猝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资料,我们将运动性猝死定义为: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或体育锻炼者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意外死亡。
我国青少年运动性猝死的案例中,男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约为女性的8.4倍。一份高校猝死案例报告提示,以大学生为例,大一新生猝死案例占比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年级,约为53%。所以,男生尤其是刚入学的大一新生,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增加,这需要家庭和学校积极监测并引导。
从运动项目分类看,诱发猝死的运动八成以上集中在长跑、篮球和足球这3项上;从发生季节和时间规律来看,春天和秋天是青少年运动性猝死事件的高发季节;从发生时间来看,下午是猝死发生率最高的时间段,发生率为47.37%。
这是不是提示大家要尽可能避免以上运动时间和运动项目,或者说只要参加以上条件之外的运动就可以不用担心了?不能贸然下这样的结论。
运动性猝死的原因
运动诱发猝死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心源性猝死,近七成猝死患者属于这种情况。心源性猝死的原因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和心力衰竭等。患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体育参与者在从事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高度兴奋,体内儿茶酚胺分泌明显增多,心肌需氧量增加,心脏负荷突然加重,在心血管功能原本就有障碍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供氧失衡,心肌坏死,最终导致心源性猝死。
脑源性猝死也是运动性猝死的一种类型。脑源性猝死的原因主要包括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脑动脉硬化。剧烈运动可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血压升高,造成原本硬化的动脉、脑血管瘤、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导致运动者因脑出血、脑水肿而死亡。
此外,中暑等其他原因也会诱发猝死。体温调节紊乱可导致健康人发生猝死。剧烈运动尤其是在高热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可诱发中暑,甚至导致死亡。滥用药物也是导致运动性猝死的原因之一,比如滥用可卡因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从而诱发猝死。
罪魁祸首是运动吗
需要明确的是,运动性猝死的根本原因不是运动,运动仅仅是诱因,多数情况下是因为运动者存在基础疾病。不能把可能发生的运动性猝死当成不运动的借口。已有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跑步运动者的猝死概率是很小的。
从我国近年的青少年体质监测报告看,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明显下降,超重和肥胖者明显增加,大关节和肌肉活动量越来越少。与此同时,他们的不良生活方式明显增多,如熬夜、吸烟、喝酒等,这也会成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诱因。再叠加不合理的运动,就可能导致运动性猝死的案例增多。
预防青少年的运动性猝死,需要多方合力。
第一,针对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应加强,科学运动观念要更加普及。每个人在进行健身运动前,要了解自身健康状况,不要参加不适合自身状况的运动。运动时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避免运动后立即洗热水澡。感冒、过度劳累后,应减少运动量或停止运动。不可通过加大运动量来发泄不良情绪。
第二,相关机构应建立健全青少年的健康档案,完善健康反馈机制,加强对其身体的隐性疾病的诊断和筛查力度,主要是家族和个人病史的采集。虽然定期体检和赛前体检在我国已经普及,但这些常规体检多针对基本健康项目,缺乏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系统医学筛查。
第三,每个人都要重视自我评估,加强自我监督。心脑血管疾病急性事件常伴随着一些预警信号,如心慌、胸闷、头昏、乏力等。对这些信号,切不可大意。尤其是在发生持续性不适后,应减少或停止运动,观察身体反应,必要时及时就医。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家校就应联手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四,全社会都应普及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猝死后4分钟是抢救的黄金时间。如果发现有人在运动中突然昏倒在地,就应该立即按照标准流程,实施心肺复苏。
来源:学生健康报
文: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褚明 岳鹏
策划:余运西
编辑:杨真宇 范洪岩
校对:管仲瑶
审核:徐秉楠闫龑
来源: 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