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体育赛事市场规模稳步攀升 分析人士称足球篮球仍占主导地位
编者按:我国体育产业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风头正劲的态势,与政策的支持密不可分,也与公众对体育的多样化需求日益增长有关。那么,我国体育产业市场的规模有多大?体育赛事的增加,相关公司如何把握住机会?体育赛事运营中又呈现出什么特点?由此衍生出的产业情况又是如何?今日本报就相关话题进行解读。
■本报见习记者 李正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在一系列鼓励政策的支持下,体育行业市场规模日益蓬勃。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2018年年末,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了2.4万亿元,同比增长9.09%;实现增加值8800亿元,同比增长12.82%,预计2019年体育产业总规模会达到2.6万亿元。
相比总规模,体育市场的消费规模增速更快。据袁华明介绍,2018年我国体育市场消费规模是9467亿元,预计到2020年会达到1.5万亿元以上。
“在众多领域当中,体育器材,特别是体育鞋服消费更受益于体育消费的增长,安踏、李宁等为代表的体育上市公司近期业绩和股价表现比较突出。体育赛事运营表现相对平稳。”袁华明进一步表示,未来在相关产业政策推动下,篮球、足球以及和冬奥相关冰雪项目的赛事运营,投资机会会更多一些。
来自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在经历了连续几年的增长后,中国体育赛事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394亿元,稳步提高到了2018年的2500亿元,并且未来仍将继续增长。
对此,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刘有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的体育产业市场经历了十年的快速发展,虽然目前商业开发还处于初始阶段,整体市场规模和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但是发展潜力不可低估。
据记者了解,受益于国内现有赛事商业化运营程度的快速提升,国内体育赛事市场规模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国务院于2018年12月11日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总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计划推出100项具有较大知名度的体育赛事,打造10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竞赛品牌,基本形成产品丰富、结构合理、基础扎实、发展均衡的体育竞赛表演产业体系。
可以看出,随着我国体育赛事的市场化、商业化程度逐步提升,职业体育联赛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将得到大力发展,同时,随着体育赛事的举办,将带动健身休闲、中介培训、旅游、住宿餐饮等具有广泛关联性的产业共同发展。
刘有华分析认为,目前我国体育赛事市场规模比较大的项目主要是足球和篮球,这两个体育项目的球迷基础更深、商业开发目前也比较健全,行业发展潜力也更大。
“首先,从资源角度来讲,我国拥有非常大的球迷群体;其次,随着人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在体育市场消费的意愿也越来越高;最后,新的体育项目深受特定群体的喜爱,比如近几年突起的电子竞技领域。所以,随着篮球、排球以及足球行业商业化开发的进程不断加深,未来体育市场发展的潜力还非常巨大。”刘有华表示。
此外,体育人群基础是实现体育赛事市场规模增长的首要条件。据了解,目前我国体育人口数量正处于历史最高位,同时,每年都在刷新历史新高。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预计到2020年,我国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每周参加一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人,经常参加体育练的人数达到4.35亿人,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将直接或间接的提升我国整体的体育消费市场与赛事市场规模。
来源: 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