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记忆,中国对竞技体育的态度转变,哪些方面体现了进步?
1984年的奥运许海峰夺得首金时,可能很多人都还没出生,更别说见证了。
那个年代,竞技体育非常重要,是国家在国际上展现自己实力的重要机会。
后来,有了体操王子李宁的神迹演出,也有他在汉城奥运会的滑铁卢,据说当年遭遇滑铁卢后,居然有人寄刀片给他,现在想起来也太可怕了,可是回头再看,当初刘翔不能参赛,民众的舆论骂声一片不也跟当年类似么?很简单的例子,体现出国人当年有点过于重视竞技体育了,甚至觉得这些荣誉高于一切......
其实,1988年汉城奥运会整个中国体育代表团都遭遇滑铁卢,这绝不是偶然现象。1984年前苏联抵制美国洛杉矶奥运会,没有参加,所以那时中国拿到的金牌含金量是有那么一点点水分的,正是因为1984年的大捷,让我们有点飘,错误估计了自身的实力,也低估了前苏联的强大。所以当88年汉城奥运会前苏联再次参赛后,他们的选手憋了那么久才得到奥运大赛展示自己的机会,这对我们的冲击是巨大的,准备有些不足的我们没有得到预期中的成绩也是很正常的。后来的1994年广岛亚运会上,出现了类似的局面,中国男足破天荒的杀进亚运决赛,面对的是首次参赛的前苏联加盟国之一的乌兹别克斯坦,对自己的对手不够了解的中国男足,吃了大亏,最终2:4惨败,这样的场景,熟悉又陌生,历史总是在不断的重复。
我们开始知道电视上的健力宝广告,是体操王子李宁当主角的,可是很多人最喜欢的健力宝现在已经不容易买到了,至少我们这边没怎么看到过。
1992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点燃主火炬那一箭的风采,至今仍历久弥新。而那届奥运会,经历了88年汉城滑铁卢的中国队已经更加成熟,带给大家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和记录,而96年的亚特兰大,中国体育代表团平稳延续此前的节奏,再次以16金排在金牌榜第四,排名前三的跟92年一样是美国(92独联体)、俄罗斯、德国。
而四年之后的悉尼奥运会,由于加入了许多新增项目,包括女子举重、跆拳道、摔跤等,中国的夺金点增多,以27金首次排名金牌榜第三,一举超越德国,甚至一直压制俄罗斯,直到临近闭幕才在金牌榜上被俄罗斯超越。
又是四年之后的雅典,中国再进一步,超越俄罗斯名列金牌榜第二,此后的几届奥运会,中国一直在金牌榜上压制俄罗斯。而从雅典这一届开始,中国的田径和游泳两大项开始有了起色,尤其是田径上刘翔和邢慧娜的两块金牌异常的有分量,激励了一大批中国田径人。到了2008北京奥运会,由于是在自己家门口举办,金牌榜上首次登顶力压美国也没什么值得炫耀的,也是从这一年开始,通过举办奥运会,中国开始更加注重全民参与体育健身,而不再是只注重竞技体育了。
所以,08之后的两届奥运会,中国都是平稳过渡,12年位居金牌榜第二,16年位居金牌榜第三,属于正常现象。自从悉尼奥运会之后,中国在金牌榜上一直位居前二,一直到伦敦奥运会之后,在里约,中国的金牌榜次席地位不保,被英国代表团超越,其中原因,有英国代表团在伦敦周期后的福利,也有中国对竞技体育的转变,这么多年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体育设施有了不小的变化,许多便民利民的体育设施大量投放,让全民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情与以往相比有了巨大的提高。就当前而言,国人的体育意识和健身意识还有待提高,但跟以往相比无疑已经是有了巨大的进步。
显而易见,国家对待体育的态度已经从竞技体育的重点转向更加注重全民体育的方向。
至少,若是仍旧举国体制的坚持做竞技体育为重点,金牌至上,那确保奥运金牌榜第二的位置是不难的。
而这一届,东京举办奥运会经历了许多困难和考验,一度面临取消的危险,最终能够顺利开幕也是难能可贵。经过了新冠肺炎的考验,以及许多民众反对举办奥运的呼声,为了安全起见,这届奥运会没有观众进场,自然跟以往相比气氛上逊色了不少。而中国在这么多届奥运会之后,已经非常成熟,金牌仍旧让人激动,但中国人关注的重点,跟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全民体育运动已经逐渐开展起来,大家也应该更多的重视体育健身,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现在出台什么教育的相关政策,整合教育资源,我看还有一点要整合,中小学生的体育课一周只有两三次,我看最好每天都要上体育课,而且体育要成为主科,毛主席早都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