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制造了你的“欧洲杯”?体育赛事奇观不了解下么?
又一届欧洲杯开始了。
各家媒体全部调动起来, 造就了一场全媒体报道的体育赛事, 一场躲不开的视觉盛宴。
最终,媒体带领大众进入一场全球化的集体无意识狂欢, 这就是典型的现代传媒下的“体育媒体奇观”。
在这场“体育奇观”背后,商业利益是最大的推动力量, 是整个赛事的推手;刺激荷尔蒙、 吸引眼球是主要的战略;低俗化, 娱乐化成为传播的主格调。
【“媒介奇观”:体育赛事的凸显性、仪式性】
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在 《媒体奇观》 一书中提出“体育文化奇观”概念, 并将其定义为 “媒体运用高科技 `魔法 将体育运动转化为最高级别的媒体豪华场面的铺陈”。
凯尔纳认为, 媒体文化将体育转化为出售产品、名人价值、价值观和媒体消费社会机制的一个奇观。
这一奇观化是媒体对体育的深刻影响甚至劫持, 更体现了当代全球文化的主要特征。“它是由现象和奇观组成的, 并且由广告、 公共关系和形象管理等机制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换一句话说, 媒体渲染下的体育已成为一出出场面浩大的活戏剧, 夸张、绚烂、刺激,导演是媒体, 制片人则是政治经济等各方力量, 运动员甚至观众都成为了演员。
体育文化、体育赛事、 运动员、 体育精神都已经被媒体奇观所吞噬:赛事变表演、 肉身成幻象、内涵被掏空, 最终导致的是体育本身的奇观化。
这一理论主 要的渊源可追溯至德波的 “景观社会”和丹尼尔·戴扬与伊莱休·卡茨提出的 “媒介事件”。德波提出的“the society of spectacle”。
媒体奇观与媒介事件最主要的类似点在于以下两种特征:凸显性和仪式性, 这在体育媒体奇观中体现都很鲜明。
体育赛事的直播经常会使其他日常电视节目的播出受到干扰, 甚至具有一种霸权式的干扰, 强迫受众观看, 而使某一事件凸显出来, 并通过一定的开闭幕仪式和升国旗奏国歌等仪式使其具有某种可以聚拢大众的神圣性。
【赛事消费:景观消费背后的商业经济共谋】
当然,“媒介事件” 可以是真实事件 也可以是虚假事件,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解读现实也可以将 我们引入歧途, 但“媒体奇观”更多的是一种商业和政治共同作用下的幻像, 是哈哈镜式的现实。
同时, 他们都是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产物, 拥有巨大的受众群体, 对于扩大媒介影响树立品牌, 获取无形甚至有形资产都有难以估量的作用;
也都可以被意识形态操纵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在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利益驱使下, 对新闻的客观、 真实、 独立和自由都有着巨大的威胁。
“体育媒体奇观”是现代媒介将社会“奇观化”的一个缩影。
虽然一些小的赛事和体育项目还没有被媒介“奇观化”, 但是可悲处恰恰在于, 这部分体育项目正在被不断蚕食和边缘化。正如有学者曾经指出的, 在媒介化社会的今天, 没被媒介报道的事件就等于没发生。因而, 没被媒介关注的体育赛事和体育项目也在逐步被边缘化甚至消亡。
此外,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 “ 看”的欲望是人的最原始本能之一。
在视觉占据绝对统治地位, 日常生活普遍视觉化的今天, “视觉”成为意义产生和竞争的场所, 视觉成为消费性的, 消费者借助于视觉技术在视觉性事件中寻求信息、意义和快感, “形象”代替实物而成为消费的中心,“景观”化于是就产生了。
决定“影像”的自然是“消费”, 世界杯足球赛就是典型的视觉消费案例。仅以央视为例, 在资金投入上获得世界杯转播权的花费为 2 500 万美元, 而获得2014年世界杯转播权的花费则多达一亿美元。
当然巨额投入也意味着丰厚的回报, 电视台将庞大的观众让渡给广告商, 通过 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转播, 央视的收入超过10亿元。
所以, 媒介事实上是调用人们的感官、 本能作为赢得收视率、 点击率而获取商业利益的资源, 从而将商业逻辑运作深入到了人的本能、 欲望的层次, 借人的快感满足以实现增值。马拉多纳身着西装的影像被以各种方式大肆传递。渲染结果就带来了直接的商业利益:那身价值不菲的行头已经卖到脱销。
【制造体育明星:竞技体育明星化、产业化】
在消费文化盛行的今天, 竞技体育已经迈进了产业化时代, 体育从未像今天这样被现代传媒盛 大地包装、 推广、 展现、 炒作为一种商业产品、流行文化;
而这之中最主要的营销手段自然是制造明星。而明星的形象往往是媒体塑造的, 只是一种符号的存在。足球赛同样是明星璀璨的舞台, 在这个缺少英雄的时代, 没有什么会比足球明星更具煽动力, 更带有偶像色彩。
踢球是一场演出, 看球是一场娱乐, 聊球是一种文化, 而球星是一张时尚的标签。媒体引领人们看足球比赛, 重点常常不再比赛本身的精彩程度, 捕捉的恰恰是“球星”的风采, 球星们的美丽妻子或情人以及赛场上出现的一切意外的画面和场外的一切花絮。
作家冯骥才说, “人们对足球和球星的痴迷, 数以亿计, 几近疯狂。这就发生了一种造神意识。神,就是想多大有多大, 凡人不能达到而神能达到。造出球神, 顶礼膜拜, 至高无上, 足球的魔力才达到所期望的那种魔力无穷。”
2010 年南非足球世界杯明星运动员依然比比皆是, 卡卡、 c 罗、 伊布、 亨利、 梅西……兼有明星教练马拉多纳。
媒体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时机, 对明星球队, 明星球员的关注胜过了足球本身。电视镜头反复播放 他们的每一个花哨动作, 而球队似乎成了他们个性表演的附庸。
为了使世界杯的受众面和收视效应达到最大化, 央视世界杯专题栏目《球迷狂欢节》将体育娱乐化推向了极至, 栏目推出了全新的包装模式, 通过运用丰富的舞台形式与内容, 将歌曲、 舞蹈、 相声、 魔术、 美食、 游戏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熔于一炉。
节目虽然宣传了各国文化的多姿多彩及 互动交流, 却始终突出了娱乐概念。对足球项目来说, 本应重点推介战术元素也同样被大量播放射门集锦摧毁着。
以荷兰队与丹麦队的第一个进球为例, 电视镜头反复重播丹麦队的乌龙, 却忽视了荷兰队精妙的后场长传才是范佩西制造这粒乌龙的真正起源。
所以, 在资讯爆炸的时代, 在商业资本主宰足球的今天已经很难找到当年看球的乐趣, 为足球而看足球的时代己经远去, 足球已经进入了娱乐化、偶像化的时代。
曾经被称为巨星摇篮、 球王加冕、 球星盛宴的世界杯足球赛已经打了很大的折扣。
繁盛背后的空虚令人担忧, 毕竟人们更需要的是品味足球本身的内涵。
【“体育媒体奇观”下体育本质偏离】
体育运动 本身旨在促进多数人主动的, 创造性的参与和投入, 而体育文化奇观则要求观众被动的接受和媒体提供的形象, 促使他们膜拜明星运动员或运动队, 认同与消费社会的竞争和成功 理念。
正因此, 在当代大众的体育生活中出现了 “赢弱的体育爱好者” 现象:在现代传媒的“撮合”下, 体育不再完全像过去那样是人们肢体的运动, 而是作用于人们的视觉, 人们只是 “观看” 体育比赛而不是参加体育运动。
人们距离比赛现场的距离也越来越遥远, 更多的人不愿花费劳顿之苦, 而喜欢舒服的坐在沙发上感受万里之外的赛场风云。体育迷在不断地增加, 而真正的身体力行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却在相对地减少。
这点在中国尤其严重:中国是体育大国, 每届奥运会都战果辉煌, 但中国却不是体育强国, 大众体育没有得到广泛的开展, 个体的运动习惯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大中小学校的体育仍处于边缘, 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
而体育明星化的结果则更进一步造成体育从业者对体育本质的偏离:人们不在是因为热爱某项运动而从事体育事。而更多是被明星光环所带来的“名”与“利”所吸引。
当体育被作为牟利的工具, 而不是一项值得追求的事业, 运动员的体育生命就变得非常短暂。
另一方面, 则是大量的处于金字塔底端的运动员完全被忽略, 从事体育运动变成了高风险的投机行为, 要么一炮打响名利双收, 要么结局悲惨生活无着落。
追求事业的充实感和从事体育的快乐荡然无存, 更不要提体育的艺术追求与唯美境界。
【“体育媒体奇观”下体育精神消解】
体育精神是指人们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 以健康快乐、挑战征服、公平竞争、团结协作为主要价值标准的意识。
换言之, 体育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人本精神、 英雄主义精神、公平竞争精神、 团队精神。一些媒体为了聚集大众视线, 常以成败论英雄, 对奖牌归宿的报道成为体育报道的重头戏。冠军常被描述为成功的英雄, 逐渐忽视了体育是属于全人类的活动的本质, 忽视了“团结、 友爱、和谐”的中国传统体育精神, 对运动员的奋斗过程以冷漠处之, 忽视对运动员的人文关怀。
当今体育传播存在严重的体育新闻娱乐化、 庸俗化倾向, 习惯性地将体育传播与娱乐传播相提并论, 运动员被塑造成为丝毫不逊色于演艺明星的偶像巨星, 体育明星的娱乐新闻也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郭晶晶与霍启刚恩爱短信、 劳伦·杰克逊与姚明拥抱 5 s 的全球直播、刘翔退赛对广告商的损失,等。
运动员的活动和价值领域不仅仅体现在了他的竞技舞台上, 还体现在更为广阔的娱乐空间。当体育精神及其核心价值被体育媒体娱乐化的新闻信息所解构后, 体育精神的积极意义也被消解, 人本精神也会越来越远。
总之,到底是媒体成就了世界杯, 还是世界杯成就了媒体, 已 难以说清, 两者已紧紧地结为一体。很难想像一个没有媒体报道参与的世界杯, 也无法想象媒体缺席的体育在今天该如何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