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丰盛的国际新闻大餐
参考消息网10月11日报道 (文/张元锦)
我接触《参考消息》已将近60个春秋,只要看上一眼,我就满心喜欢,慢慢地便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深深感受到,《参考消息》内容丰富多彩,是一份丰盛的国际新闻大餐!
往事大多随风而逝,我与《参考消息》结缘,如今仍在眼前清晰地浮现。
那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从高等学校调到福建日报社工作,既当记者,又当责编。当时,编辑部订有《参考消息》,可由于人员较多,大家轮流看,往往只能走马观花地“速览”。后来,得知个人可以订阅《参考消息》,虽然当时收入有限,我还是毫不犹豫地在家里订了一份,自掏腰包也心甘情愿。自己订了报纸,下班回家,闲暇时间多,可认真阅读,细嚼慢咽,效力增强,身心更加强健。
阅读《参考消息》,可让自己眼睛更亮,视野更宽,胸中掀起了世界风云变幻。对编辑业务,也多有裨益,不可小看。如制作标题,《参考消息》每一道都经过精心推敲、锤炼,不仅画龙点睛地突出主题,准确反映内容,而且把编者的看法和观点,不留痕迹地融入其间,其倾向性得到了凸显。又如版面设计,我发现,安排错落有致,大方、美观,标题与标题之间,决不相碰、粘连。凡此种种,直至今天,《参考消息》依然默默坚守。不,应该是瞄准百尺竿头,永不停步。
1984年,我从省报调到福建省委宣传部,负责新闻出版处,从新闻工作向新闻出版管理工作转变。当然,这工作仍与新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从此以后,我与《参考消息》的关系更加密切,特别是每年的报刊发行期间,我们总要把《参考消息》划归主流报纸,作为发行工作的重点。
在发动订阅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单位、尤其是企业单位,对订阅《参考消息》还有一种“神秘感”,多数干部职工还不知道个人可以订阅,这样,企业单位的订数可想而知。对此,我觉得有必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家心中都能了然。当年,不少企业办有企业报,我便编写信息,刊登在企业报上,虽然简短,作用却颇为明显。企业的不少干部职工得知后,赶到邮局订了报纸,并激动地表示,有了《参考消息》,他们的眼睛可看得更远。
后来,我调到福建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任职,《参考消息》更让我心心念念。《参考消息》上的国外舆情,尤其是西方世界的舆情动态,对外宣工作甚有帮助,可让外宣工作更有针对性,效果也进一步显现。
1996年12月24日和25日,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两天,可对我而言,这两天却极不平凡,因为我有一篇文章在境外刊物发表,《参考消息》分两期加以转载,让其登上了我国发行量最大的主流报纸的圣殿。文章标题是《中华文化扎根于马来西亚华人之中》。
在工作岗位上,我超期服役,不过,退休至今也已24年。这期间,个人订阅《参考消息》已与工作毫无关联。然而,我依然关注国内外大事,从订有包括《参考消息》在内的多种报刊以及晚间央视的《新闻联播》中,我可放眼世界,这已是习惯成自然。
这其中,《参考消息》是我最离不开的,也受到全家人的喜欢,成了我们家的新闻盛宴。
国际形势将往什么方向发展、演变?要如何看待某个国际大事件?每当我心中出现“怎么办”“怎么看”,打开《参考消息》,都能找到答案,云雾顿时消散。
衷心祝福《参考消息》90华诞!愿《参考消息》永葆青春活力,让这道丰盛的国际新闻大餐更加色香味俱全,为引导舆论、服务受众作出更大贡献!(作者为福建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原处长、福建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原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