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主动防撞系统现状分析
原标题:桥梁主动防撞系统现状分析
自《船舶碰撞桥梁隐患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交办水〔2020〕69号发布以来,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动员部署(2021年1月底前)、隐患排查(2021年2月至2021年9月)、集中整治(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巩固提升(2022年11月至2022年12月),当前已进入集中整治的关键时期。
全国桥梁隐患排查治理已经基本完成,桥梁的评估结果及整治计划已经基本确定,结合桥梁自身情况以及航道条件要求进行主被动防撞设施的建设。集中整治进度根据地方实际情况不同而参差不齐。交通部近期也对进度较慢的单位进行了督促。在这里我们对主动防撞预警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
主动防撞预警系统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还没有统一执行标准,到目前为止桥梁防撞预警系统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对设备选型、预警距离、预警方式还没有统一的要求,造成在建设时评判依据不足,效果达不到预期;二是主动防撞预警系统的承接方种类多,承接项目的有主被动集成商、有设计单位、有院校类单位、也有少量自研产品的厂家,最终效果也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情况;三是系统实现的技术路线不同,目前主要的技术路线有较为原始的信息化软件集成技术,也有较为先进的智能一体化技术。但由于专业领域不同,导致业主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而只能采纳先入为主的建议。
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及以上几个现状特点,也就必然会造成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主动预警并没有真正的实现“主动”,或者效果并不足够“主动”,以部分桥梁为例,安装的设备并无真正的主动识别装备,如使用视频或者AIS信号的方式来对船舶目标进行发现和识别,视频会受天气影响,AIS信号会存在数据延迟,且部分船舶存在关闭和未开启AIS设备的情况,这就导致无法真正的实现“主动”识别预警。另外用此种方式都只能通过围栏的形式来限定区域而无法依据航道水文实际情况来灵活适配,就无法有效达到预期的精准度和应用度。这就让“主动”变得不够“主动”。
二是由于承接项目厂家身份不同,对主动防撞领域的理解研究和技术实践程度不同,也必将导致无法保障最终实现效果。在桥梁安全三年整治计划实施以来,不同的厂家都盯上了这块业务,不管技术行不行,专业不专业,先拿了项目,赚了钱是关键,后期的事就以后再说。而有些具有相关领域产品的厂家也蜂拥而来,拿老旧的技术来拼凑出个产品,技术不够硬,就导致出现了一种情况,比如某某省的某些桥梁,主动系统安装的也较早,但使用后就发现“看不远、看不清、看不准”的情况。其实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个道理,只有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保障最终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三是现在的技术路线选择,较为原始的信息集成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如今桥梁防撞预警系统要求的准确性。目前智能算法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和普遍,拥有该项技术的厂家除了BAT这些大厂以外,愿意花时间、花成本去做这项技术的企业也并不多。其实信息集成的问题就是在它交付后,准确率和兼容性就会一直停留在那个一个状态,无法更新迭代和提升。而边缘智能的优势就是它可以无成本且便捷的去更新迭代,能把精度的要求提升到极致,也能对后期的维护和对设备的无限兼容接入。
广州忘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智能软硬件一体化产品的研发厂家,公司一直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始终站在用户的立场上坚持“让能力和智慧的获得变得更简单”的愿景不断投入产品研发和市场扩展。是为数不多的拥有自主边缘智能平台产品、桥梁主动防撞产品、智能应急指挥产品和算法研发团队的企业。自2017年就开始进行桥梁主动防撞预警系统的科研实践,完成了全国第一座铁路桥的主动防撞预警系统课题研究,并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公司的桥梁主动防撞预警系统是一套边缘智能软硬件一体化产品,也是同行业内第一家将边缘智能技术应用在桥梁主动防撞场景中的厂家。利用边缘智能平台,实现船舶轨迹计算、偏航预警、超高预警、超速预警、现场设备联动控制,系统具有雷视融合算法、雷视联动控制、船脸识别、轨迹提前预判、现场设备断网告警、算法迭代更新、设备远程维护及状态分析等特色功能。在硬件选型方面,选择性价比高、维护便捷的设备型号,依托现场的桥梁边缘智能一体机可对设备进行兼容,实现无缝接入。在安装部署方面,综合施工、维护、经济、合理等多方因素综合考虑,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佳的效果。
公司的桥梁主动防撞预警系统真正的实现了:
看得远,系统采用远距离微波雷达,可在1.5公里处主动发现船舶目标,最大支持同时识别32个目标。对正常开启AIS终端的船舶可实现3公里范围内的识别。
看的清,系统采用雷视联动技术,对过往船只目标进行锁定和追踪,对发生违规行为的船舶航行情况精准记录。
看的准,系统通过轨迹计算和亚米级精度定位,对船舶偏航行为进行精准预警,利用雷达对船舶目标的速度可高精度识别。
真主动,系统采用雷达主动搜索识别方式,支持全天候情况下运行,对过往大小船只目标都可在1.5公里内主动发现锁定。
能提前,系统通过AIS数据+雷达数据对船舶目标的航行轨迹可精准计算,根据当前的航向和航行姿态,可实现提前5至10分钟的行为预判。
够兼容,系统部署在桥梁现场的桥梁边缘智能一体机,可支持接入各种类型设备,无需接口对接和中间件软件部署。
部署快,系统为软硬件一体化产品,现场安装以桥梁边缘智能一体机+硬件设备的方式,快速部署接入,即插即用,无需花费时间成本进行调试。
维护快,所有故障现象可实现远程分析诊断和处置,同时可对设备状态和运行情况进行预警。
业务咨询/商务合作 13829720767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