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探讨
“双减”政策的推行,促进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创新。为贯彻落实“双减”工作,教师就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全面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改革数学课堂教学的旧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构建合理性、科学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主要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探讨。
一、丰富教学形式,做好教学准备
众所周知,学生的认知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又对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故老师在做课堂教学设计之时要牢牢抓住这个鲜明特点,将一些新鲜有趣的元素融于教学中,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集中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双减改革下的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样,老师在课堂教学方式上也有了更多的施展空间。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习中,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知识,明确教学重点,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拓展教学。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使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地展示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数学的知识点。此举不仅能节省教师上课的时间,还有利于开发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十分必要。所以,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就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枯燥的数学符号变得更有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老师要以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课堂教学进度,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消除课堂枯燥感,带动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学习《位置与方向》的时候,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可以让学生绘制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感和学习兴趣。此举可以让学生轻松有趣的游戏中详细掌握知识点。用这种方式,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生活化教育中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地去探索知识点,让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使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可以在游戏中学习新知识,减轻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排斥心理,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学习动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可加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并结合学习的知识进行实践运用,提高学生的自驱力,培养学生知识点在实际运用中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探索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设计游戏线索,确保学生能够主动去寻找问题的答案,维持探索的热情,增强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圆》这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可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教学探索,将问题线索设置得更加有层次感、有探究性,让学生形成好的思维方式。可以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关于圆的物体,并说出他们用于什么地方,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将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学生实践,满足学生在探索学习中的成就感,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样才可以调动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为日后学生实际运用数学知识打下夯实的基础。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需要更加合理和科学,而这个过程可以影响到整个数学的改革创新。所以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就需要符合减负增效的要求,通过创新教学形式,完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更加轻松地获得数学知识,有利于维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热情,保持学生的探索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发挥双减政策的作用。
作者:兴仁市波阳镇杨柳小学 蒋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