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肢体语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语言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文化意识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思维品质反映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要素。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英语教师则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主动运用肢体语言来指导学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让学生能够实现轻松上阵。只有这样才能够打造高效课堂和精彩课堂,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和社会实践。
一、肢体语言与小学英语教学
肢体语言的表达需要关注对不同表达含义的分析及研究,针对性的利用肢体语言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弥补有声语言存在的教学不足,真正体现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对于英语这门课程来说,很多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感觉困难重重,存在消极应对的情绪,学生比较畏惧英语学习。这一问题的出现与缺乏学习语境存在一定的联系,也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足,自主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不足。教师则需要灵活利用肢体语言来引导学生、鼓舞学生,将语言表达与非语言表达相结合,自然而然地做出一些肢体语言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大胆想象。尽量避免唱独角戏,让学生在感知肢体语言的过程中留下深刻印象,意识到教师肢体语言背后所表达的学科知识,实现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
二、肢体语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在推进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利用肢体语言调整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模式,真正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肢体语言的运用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对提升课堂教学有重要的影响。学生能够全程参与、自主实践、主动感知,意识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和价值。其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在肢体语言的辅助下开展教学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得到显著提升。最后,有助于实现教学相长,促进师生之间的紧密交流和沟通。在使用肢体语言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内心诉求主动调整育人思路,分析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情况,灵活利用多种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更多的指导及帮助,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三、肢体语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显而易见的影响,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直接无视学生的自主实践,教师没有采取创造性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学生比较消极。其中肢体语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比较复杂,教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种教学策略来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确保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发自心底的学习意愿。实现个人英语学习成绩及水平的稳步提升,主动的感知以及领悟教师的肢体语言,深化自身对英语知识的认知及理解。
(二)确保表达清晰和有效
肢体语言对小学英语教学的作用不容忽略,教师需要始终坚持清晰表达和有效表达,掌握肢体语言的运用技巧及要求,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灵活利用肢体语言改革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实现英语教学质量及水平的逐步提升。有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会遇到诸多困难和不足,难以实现自主理解,长此以往就会丧失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则需要结合学生的语言表达情况,使用清晰直观的肢体语言来减轻学生理解压力,夯实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确保学生能够实现学以致用和轻松上阵,逐步提升个人的英语学习成绩以及感知能力。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需要始终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以及自主学习意识。了解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收获,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在课内外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薄弱处,主动利用肢体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趣味化的课堂氛围中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逐步利用多种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在小组合作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真正掌握良好的英语学习技巧和要求,实现个人英语学习成绩和英语思维的逐步提升。
总之,英语教学要从学习英语知识转向培养实际运用能力。真实的课堂要走出课本,更多地使用生活中的真实语料,要求学生运用英语来理解信息并且表达自己。从双减再到新课标,国内的英语教学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不管是校内校外,还是国内国外,英语教学的理念和方法都在朝着“真实课堂”的思路在转变,体现素质教育观念。
作者:兴仁市新龙场镇龙场小学 廖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