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从草原到大凉山的支教梦
从呼和浩特到成都,再到大凉山,20岁的王楠带着26寸的行李箱,装满了她的支教梦想。2019年8月到2021年8月,她扎根在四川大凉山,不仅完成了自己的梦想,也收获了一段人生中美丽的经历。谈起支教带给她最大的收获,她说:“这不仅是一次精神的充实和能力的锻炼,也是一位理想主义者的践行体验。”
一直有个支教梦
王楠毕业于内蒙古财经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谈到支教的缘由,她说,是被杉树支教宣传视频中一张孩子的笑脸触动,当然也因为她一直有个支教梦。
2019年,刚刚结束大三的学业,王楠在和家人以及学校沟通过后,便决定休学,开启了自己为期两年的支教之旅。支教之前,她已经有了很多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经历,跟着学校组织去社区敬老院、参加呼和浩特青年志愿团的各类活动等。也是这样的志愿实践活动让她了解到了杉树支教。在参加了杉树举办的各类夏令营活动之后,她决定真正走进山区的教室,让自己的志愿实践能更实际地帮助到一些人,做成一些有意义的事。
2019年8月,作为杉树支教第四期支教志愿者,经过2个月的线上系统学习,1个月的岗前培训,王楠成功考取当地的支教服务证,成为一名合格的支教志愿者老师。她前往支教组织为她分的学校,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大凉山支教生活。
圆梦大凉山
“学校周围的景色很美,第一天早上站在台阶上透过栅栏看向外面的山,云雾缭绕在半山腰,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大凉山的风穿过云雾擦过耳边,自己仿佛身处一幅水墨画中。”说到支教所在的荞地中心小学时,王楠难掩激动。
王楠任教的荞地中心小学是大凉山西昌地区民族乡中心校,她所在的支教团队有个很好听的名字——“荞首以盼,花开满地”。远在山区的荞地中心小学,是一所有1000余名学生的寄宿制学校,师资力量缺乏,这也是王楠和同伴们选择来这里支教的重要原因。
在大凉山支教期间,王楠主要担任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同时兼任科学老师、信息技术老师等。
对于彝族孩子来说,汉语相当于二外,孩子们的基础比较薄弱,她就在完成基本教学的情况下,一步一步带着孩子从拼音补起。根据孩子们的不同水平,她不厌其烦带着每个孩子做不同的练习。平时给孩子们讲绘本、做课外社团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一点一点地看着孩子们慢慢提高成绩,而且更加开朗和敢于尝试,听着孩子们一声一声地叫她“王老师”,她感觉非常开心。
孩子们很喜欢王楠老师,学习也非常认真,眼看孩子们的学习有了很大的改变,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王楠所有计划。好在在她的鼓励下,孩子们都非常争气,语文成绩稳步提升,期末考试班级平均成绩提升了20多分,成为单科年级第一,这让王楠高兴得合不拢嘴,自己的辛苦付出有了回报。
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教授语文需要有耐心,有创新,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王楠培养孩子们写日记的习惯。孩子们的日记从无话可说、摘抄文章的流水账,到能写成结构分明、逻辑清晰、文风有趣的文章,进步非常显著。开学因为疫情而延迟,王楠就利用网络联系到可以上网的孩子,每天检查他们的练习和朗读情况。
在大凉山支教的第二年里,王楠成为了支教团队的负责人之一。这一年,王楠辞去主科,专职副科,开始教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方面,支教团队初期便进行了学生“画像”,他们希望两年以后的孩子们个个阳光自信,能够自主学习,同时能满怀感恩敬畏之心。孩子们说,王楠是最美的老师,教师节也会送上深情的祝福。“我会记住你的”、“王老师,祝你健康平安”……一张张纸条虽显简单,但这是他们最想表达的爱。王楠也一直记得,这两年的支教时光,从语文老师、班主任到团队负责人,每一次的转变都让她成长了很多。
今年,王楠休学归来,正式顺利毕业,她的大凉山支教梦想也圆满结束。现在,她还时不时想起那里的孩子们,也会收到孩子们发来的短信:海来阿依莫,您最近还好吗?海来阿依莫,是当地老师为王楠取的彝族名字(“海来”是当地“王”姓,“阿依莫”的意思是“美丽的姑娘”)。
文/草原全媒正北方网记者杨佳(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正北方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