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曾叫嚣的消灭汉字,《汉语拼音方案》如何成为新中国伟大发明
在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创造了许多震惊世界的奇迹。在农业方面,中国人以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在文化方面,中国进行了大规模扫盲运动,让数亿人脱盲,这个成就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在扫盲过程中,汉语拼音作为一种简单易学的工具,发挥了巨大作用。汉语拼音到底是如何被创造,又经历了怎么样的发展历程呢?
汉字其实不好学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成为抽象和表象文字的高度统一体。汉字虽以简洁、优美、富有内涵而闻名于世,对初学者来说,汉字其实并不友好。因为汉字与世界上其他文字都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汉字并不是表音文字,而且汉字的读音和书写并无明显的规律。
例如汉字的“一”、“二”、“三”数字算是一种规律,然而到“四”时,就完全变了。这个变化就是一种毫无规律的变化,想要掌握这种变化毫无技巧,只有死记硬背,才能勉强掌握。
而以英语为代表的语言,只要掌握字母读音和发音规律,就可写出单词。而语法与单词的组成,都有着一定的规则。简而言之,只要掌握基本字母和书写规则,英语就算是入门了。
汉字学习难度成为汉字推广的拦路虎,所以在古代,如果没有经济实力请专门的老师教授,是无法掌握读书和识字的。因此在古代中国,地主阶级几乎垄断了教育的权力。
汉字曾一度面临被废
从清末以来,随着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开眼看世界,中国人开始了学习西方的浪潮。中国人从西方机器、武器开始学习。在甲午战争后,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的思想和文化。
随着中国反封建思想的传播,许多中国人对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厌恶感,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就是一场对传统思想文化的大扫荡。汉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封建阶级维持统治的工具,而汉字也成为新文化运动针对的目标。
在民国时期,蔡炎培、钱玄同等教育界人士曾向政府提出废除汉字,采用罗马字的建议。
我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曾对汉字作出了:“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的评价。大文豪鲁迅更是喊出了:“汉字不除,中国必亡”的口号。
这些名人对汉字的评价,引起了社会舆论对汉字的批评,使得汉字在民国时期备受质疑。蒋介石在1927年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后,也曾认真考虑过废除汉字的提议。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鲁迅等人所提的“废除汉字论”是不可思议的。然而结合民国时期民不聊生、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我们就会发现鲁迅等人的呼吁只是出于救国救民的心态,而非对汉字本身有意见。
这些呼吁在今天看来属于矫枉过正,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汉字是无法被取代的
抛开汉字承载的历史文化意义不谈,在应用层面上,汉字是无法替代的。汉字的历史虽然悠久,却依然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文字。
因为汉字作为世界上唯一一种既能表音又能表意的文字,在表达含义的准确度、使用效率上要比英文高。比如在一辆快速穿行的列车上看招牌,汉字仅需一两个字就能表达完整的意思,而英文很难做到这一点。
在计算机应用方面,汉字要比英文的输入更快,而在文章版面上,汉字只需数百字就能写出一篇文章,而同样的内容,英文需要大约三千个单词。
汉字拼音的历史
在汉代,中国人就已经发明了直音法与反切法。直音法很容易理解,既将同音字列起来,以方便学习者查找学习。
反切法则是将两个汉字相拼起来,给另一个字注音。前字取声母,后字取韵母和声调。如:“东,都踪切”,是用都的韵母作为声母、踪的韵母和声调,这样则为“东”完成了注音。
直音法和反切法意义重大,这两种方法不仅为我国汉字拼音化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汉语语音学开始形成。从此中国人开始有了声母和韵母的概念,这为下一次学习打下了基础。
到了唐代,守温和尚经过对汉语的分析,发现了汉语语音可以分为36个声母。到宋朝以后,宋朝人在守温研究基础上,总结出“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彻澄娘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见溪群疑影喻晓匣来日”等36个字母,这些被统称为三十六声母。
时间进入16世纪之后,许多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为了方便自己融入中国,许多传教士在拉丁文的基础上,开始对汉语语音进行归纳总结,汉字的拼音化进入一个新阶段。
意大利人利玛窦、法国传教士金尼阁、英国大使馆秘书威玛妥都曾出版过相关书籍。特别是威玛妥创造的音译系统,对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代改革汉字拼音是为了救亡图存
在清末,除了外国人对汉字语音的研究,中国人为了强国救亡、开发民智,也曾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切字音运动”。1892年,一位福建青年编写了中国近代第一本拼音课本《一目了然初阶》,这本书标志着中国现代汉语拼音开始走向现代化和系统化。
1911年,清政府颁布了《统一国语办法案》,法案规定了发音,并把官话作为考试内容。民国政府成立后,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南北地域广大,方言种类众多且差异巨大,统一汉字读音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1913年,“读音统一会”在北平召开。在“确定国音,审定字母”的会议原则下,各省代表纷纷发言。每当轮到审定读音阶段,各省代表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整个会场经常吵成一团,场面极为混乱。主持会议的吴敬恒、王照积经常忙到精疲力竭,王照积还因此旧病复发。
在吵吵闹闹中,读音统一工作进展得极为缓慢,直到1918年,民国政府颁布了我国第一个法定拼音方案,并开始在中小学推行。
汉字拼音方案改革的诸多尝试
在新文化运动中,汉字虽然没有被废除,但在鲁迅、瞿秋白等人的倡议下,民间掀起了汉字拉丁化运动。1928年,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和黎锦熙创立了罗马字母注音方案,并被教育部推行,然而该方案过于繁琐,学习难度高,所以没有得到大范围推广。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了更好地武装工农群众,使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群能够提高文化水平。瞿秋白、林伯渠等人与苏联专家一起,创造出一种拉丁化汉字,由于此种文字简单易学,很快就在广大工人群体中得到推广。
然而该方案虽然简单易学,却有缺少共同语、音调难以掌握的缺点,在工作中会造成许多麻烦。在抗日战争爆发后,这种拉丁化汉字被弃用。
虽然拉丁化汉字如过眼云烟,迅速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其简单易学的优点给共产党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建国后的汉字拼音方案中,在许多地方借鉴了拉丁化汉字的做法,拉丁化汉字对中国汉字发展是有重要贡献的。
无论是“切字音运动”、还是罗马字方案、拉丁化文字,虽然这些方案受限于历史局限性,无法发挥作用,但这些方案和虎门销烟一样,都是中国人为了救亡图存所做的尝试和努力,对此我们应该抱以敬意。
汉字拼音方案曾陷入困境
在建国前,全国解放已成大势所趋,建国后的各项工作也在逐步展开。就在开国大典前夕,拉丁化汉字发明人、中国共产党元老吴玉章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
吴玉章在信中对当时中国文字使用混乱的情况表示担忧,并主张进行汉字改革工作。吴玉章还主张应该趁国家新立,百废待兴之际,废除汉字并在全国内推行字母化的新文字。
在新中国建立之际,毛主席每天要处理的军政大事多如牛毛。这一封看起来不太重要的信件,却引起了毛主席的思考。毛主席随后将信转给文学家郭沫若、茅盾和著名语言学家马叙伦,希望获得专家们的意见。
经过三天的慎重思考,郭沫若等人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三人共同认为,根据当前八成国民为文盲的国情,加上新政权在国防、发展经济方面有许多重要工作要展开,贸然推行新文字只会产生混乱。但汉语拼音化是可行的,这个任务十分紧迫,必须尽快启动。
毛主席对尽快推行汉字拼音化的意见也表示赞同。在毛主席的推动下,新中国成立仅仅过去11天后,“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在北京正式成立。
为了表达对汉字改革工作的支持,毛主席还派遣自己的秘书胡乔木参加该协会,以便中央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汉字改革的工作进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汉字改革工作,国务院于1952年在“文字改革协会”的基础上,设立了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全面统筹汉字的改革工作。委员会下面专门设立汉字拼音化小组,负责制订新的汉语拼音方案。
在拼音小组中,分成了三派。曾参与注音编订工作的黎锦熙,主张在原来注音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使之成为新拼音。吴玉章作为拉丁字母的拥护者,主张用拉丁字母加汉字的形式。最后一派以丁西林为代表,主张重新创造一套字母体系。
图 吴玉章
经过一年多的讨论,拼音小组向国务院和中央递上了一套全新拼音字母的方案。这套方案虽然新,却包含着新制订的字母、原来注音字母的变形及部分汉字笔画。毛主席在阅读方案后,发现此方案拼音笔画太复杂,既不便于记忆学习,也不利于书写。
在听取毛主席的意见后,拼音放弃了创造新拼音字母的思路,开始按照各自思路分头再制订方案。在毛主席“拼音要具有民族形式”的指示下,委员们先后拿出了五套方案。
这些方案大同小异,虽然有汉字笔画,却完全看不出有汉字的痕迹。这种不伦不类的方案,看起来反倒像是日文和朝鲜文。
这些方案自然无法得到大家的认同,毛主席也不满意,这让汉语拼音方案的制订暂时碰到了瓶颈。为了拓宽思路集思广益,更快完成方案的制订工作,国务院向全球发布了征集汉语拼音方案的公告。
公告发出后,海内外的方案如潮水般涌来。直到1955年,拼音小组一共收到655种方案。这些方案五花八门,有图案式、数码式还有速记式等等。方案虽多,却没有合适的方案,拼音小组人员反倒因为处理审阅这些方案,白白浪费掉不少时间。
拉丁字母成为解决问题的钥匙
就在拼音小组陷入僵局之时,一个学经济的语言爱好者周有光出现了。周有光时任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但对语言学有浓厚兴趣的他,也发表了不少关于语言学的文章。在文字改革工程启动后,周有光一直在关注着这件大事,并发表了不少意见。
周有光关于汉字拼音化的言论切中要害,他本人也引起了吴玉章的注意。在吴玉章的请求下,周有光被借调到拼音小组工作。周有光主张汉字拼音用拉丁文的主张,并亲自解决了汉字语音与拉丁文发音的问题。
经过三年寒暑不断地研究改进,周有光和其他委员终于把26个拉丁字母和汉字语音做了完美的切合和融入。1958年2月,历经八年多,《汉字拼音方案》终于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获得通过。从此中国基础文化教育有了一个强大的工具,中国的扫盲运动得以大力开展。
图 周有光
回望《汉语拼音方案》的发展史,每一步都凝结着中国人的智慧,也体现着社会的进步。
随着社会发展,语言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您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每一个人都对语言发展有着自己的贡献。因为人才是语言的使用者,也是语言发展的推动者。
文/文史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