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拼音”,人们如何识字?老祖宗的智慧让人佩服
拼音是学习汉字的基础,有了它,我们才能认识到更多的陌生的字词。大家进幼儿园做的第一件事应该就是学习汉字吧,学汉字肯定需要学拼音的用法吧,因为学会了拼音的用法,我们认字认起来也会比较轻松、容易。所以,拼音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大家可能也都知道,中国古代其实是没有拼音的,就算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清王朝,都是没有拼音的。那么古人是怎么来认字的呢?
大家可别小瞧了古人的智慧,就算是没有拼音,他们也一定有方法去认识、教授这些字的读音。那么这些方法又是什么呢?
其实在历史上,我们国家曾经出现过拼音运动。最早的便是出现在清朝末年,发起者是梁启超等人,这场运动的名字的叫做“切音字”运动。“切音字”是什么呢?它可以看成是拼音的一种雏形。
那么谁是我国第一个创造拼音的人呢?他就是卢戆章。他曾经编写了有关“切音字”的教科书,开创了我国首次用切音来拼写的事迹,1918年,汉字拼音正式在全国发行、教学、使用。
这样看来,我国出现拼音的时间,距今只有百年多的时间。相对于源远流长的古时代来说,这样的时间太短了。没有拼音的情况下,古人到底是如何教小孩子们去学习汉字的呢?我们的古人自然是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他们在教孩子学习汉字的时候,慢慢形成了四种教学的形式。
今天就给大家说其中的两种方法,因为大部分的汉字都是形声字,所以古人就想到了形声字法。形声字是由形旁或者是声旁组成,形旁指的是类别,而声旁指的是是读音。在我们小时候学习有些不认识的字的时候呢,我们就会用之前学的认识的字来标注这个字。原来我们小时候很常见的一种方法,竟是从古代留传了很长时间的方法。但要问在中国古代流传最久、影响最大的一种注音方法,反切法又肯定是公认的标准答案。
古人的智慧是我们今天不能想象到的,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他们用他们真正的智慧来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传奇,无不令我们所惊叹。古人的方法确实充满着智慧。我们不要做数典忘祖的人,在继续往前发展的基础上,不要忘了祖先所付出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