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学习心得
【数字经济的本原定义】
目前,数字经济、数字技术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概念。数字经济的英文翻译是DigitalEconomy。Digital是“数字的、数码的”意思,在这特指计算机能识别的比特语言,也即由二进制数字“0”和“1”组成的一串数字。从字面意思看,数字经济就是由计算机比特语言所支撑的经济。当然,《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法》对其定义书面化一些,数据资源、现代信息网络、信息通信技术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数字经济的起源】
数字经济并不是一个很新的概念。数字经济的史前时期,要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数学家图灵,提出一种抽象的计算模型,由一个虚拟的机器替代人进行数学运算,这就是图灵机(TuringMachine),又称图灵计算,当机器通过图灵试验的时候,已开启了数字技术开发的历史最早时期。
数字经济起源于美国。1945年9月二战正式结束后,各国经济开始复苏,数字技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1946年世界第一台通用计算机诞生在美国诞生。1963年,首款CMOS电路芯片由美国RCA公司研制成功。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了第一个分组交换网。八十年,美国IBM公司发布第一台个人电脑IBMPC,宣布第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正式投入商用,微软、苹果公司相继发布第一款可视化操作系统。1996年,一位美国学者出版《数字经济:网络智能时代的前景与风险》,率先提出“数字经济”这个概念,数字经济开始受到关注。
【数字经济在中国的兴起】
我们中国在1994年4月20日,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从此开启互联网时代,搭上了1G时代的末班车。2016年,杭州G20峰会首次将“数字经济”列为G20创新增长蓝图中的一项重要议题。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出现“数字经济”,之后的2019年到2022年从未缺席,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虽然未提及“数字经济”,但首次提出了“数字中国”。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秉承“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中国移动通信也实现从1G语音时代的空白、2G文本时代的跟随、3G图片时代的突破、4G视频时代的并跑到5G万物互联时代的引领。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成就了我国数字经济的高速增长。
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45.5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从20.9%上升到39.8%。根据中国信通院2022年12月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年)》,2021年,美国数字经济蝉联世界第一,规模达15.3万亿美元,中国位居第二,规模为7.1万亿(45.5万亿元)美元,中国已经和美欧鼎足并立,形成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三极格局。
为抢占发展先机,激活数字经济发展动能,浙江、广东、上海、河南、河北、江苏、北京先后出台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广州、深圳、南昌等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也陆续发布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湖北省数字经济促进办法已在路上。从地理位置看,长三角、珠三角智慧城市群率先立法,河北和北京作为环渤海智慧城市群代表紧随其后,中西部智慧城市群已然醒悟。
【数字经济的统计标准】
2021年5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作为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统计标准。数字经济大致分为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数字化效率提升业五大类。其中,前4大类属数字产业化部分,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26个大类、68个中类、126个小类。第5大类是产业数字化部分,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91个大类、431个中类、1256个小类。
【北京为数字经济立法】
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宣言。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北京市作为首善之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高点定位,怎能在国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缺席?2020年出台北京市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行动纲要(2020-2022年)。2021年8月,在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发布《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北京宣言》《关于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将北京建设成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北京资源禀赋,实力配得上野心。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北京市5G基站累计建成5.4万个,万人基站数全国第一;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接入资源量、国家级智能制造系统方案供应商数量全国第一;人工智能、区块链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全国第一,城市算力服务网指数、数字经济人才占比均居全国首位。2022年前三季度,北京市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28万亿元,占GDP比重42.7%,位列全国第一,34家企业跻身全国互联网企业百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数量均居全国各城市首位。
北京挂出“作战图”,向数字经济发展要质量。北京市1994年“触网”,信息化建设时间并不长,在智慧建设、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方面仍有制约,在规范方面仍有上升的空间。自2021年《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废止以后,《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成为北京市唯一一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条例》一共九章58条,一是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新技术基础设施等数字基础设施;二是加强数据资源安全保护和开发利用,推动数据要素有序流动;三是明确推动数字产业化的路径,加强关键核心技术、高端芯片研发等卡脖子技术攻关,鼓励业态创新;四是指导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国有企业、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传统商业、农村农业等均被点名指导;五是政府主导的智慧城市建设,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场景开放,引导市场主体参与;六是强调数据安全,加强信息保护防止非法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