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合作新建构:数智时代职场生存观
因为笔者有多年的HR从业经验,身边朋友遇到职业发展困惑时总会来“顾一顾,问一问”。最近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咨询职业方向(往哪儿跳槽)的人非常多,且不乏有名企光环的职场人士。
窥一斑而见全豹,可以说,目前很多职场人士的诉求集中在:2022年,别人无法轻易取代的职业在哪里?
一方面,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让我们越来越焦虑;另一方面,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动,也倒逼我们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很多时候,困难、压力本身不会让我们惧怕,真正让我们焦虑不安的是「失去努力的方向」。拆字来看,所谓「怕」字是竖心旁加一个白,也就是说:心中一片空白就是怕。
因为,当人们被迫中途下车时,往往并不能及时知晓新的快车道在哪里,以及进入新车道的“车票”是什么;又或者,就算知道“车票”(新技能)是什么,也并不能快速构建这样的新技能。
此外,关于职场的一个残酷的真相是:企业渴求以及不惜豪掷千金的往往不是劳动力,而是人才。而人才的标准和价值高低,目前来看,取决于需求方而不是供给方。
与此同时,在算法开始主宰我们生活的数智时代,企业积极追求自动化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人们也察觉到了劳动力的贬值。人们对未来职场如何生存的恐惧开始弥漫,寻求职场安全感、降低风险,成为职场人心照不宣的选择。
那么,大家关心的答案、出路以及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一句看上去“正确的废话”是:把握趋势的同时去构筑真正的优势。而要真的搞懂,则需要思考以下两个核心问题:
1. 我们是否已经进入了一个由机器取代人类的时代?
2. 哪些能力只有人类才能具备,机器/算法等任何一种新技术都无法取代或很难取代?在数字时代的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
要回答第一个问题,首先要看清楚「数字化转型时代」的趋势背景——
「数字化转型时代」的趋势背景
从2017年开始,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全球的趋势(大势所趋),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技术的应用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比IT过去20年给我们带来的变化要猛烈的多,可以说席卷一切。
在技术层面,六大类数字技术(Mis ABC)快速发展,大数据算法驱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渗透到我们生活中,数据+算法正在颠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引用《数字蝶变-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道》作者赵兴峰老师的话来说:
数字智能硬件和信息化软件的普及为我们采集和沉淀了大量的、越来越多的数据,对这些数据的加工利用,正在创造无限可能……Mis ABC是六大类数字技术的英文缩写简称:Mobility 移动互联网、IOT/AR/VR 物联网/虚拟现实、Social Media 社交媒体、Analytics 大数据分析、Blockchain 区块链、Cloud 云计算从企业端来看,算法正逐渐渗透和取代管理者决策,管理者的未来角色升级为业务算法工程师;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未来企业的竞争优势等于「数据✖算法✖算力」。数字技术是新的更高维度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拥有数据和算法的企业正在整合传统产业,互联网和高科技企业借助数字技术渗透传统产业……
现实世界是,算法(或者说机器)已经开始主宰我们的生活,算法管理已经成为现实,它的影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日俱增。
关于人类是否会被机器彻底取代,已经在社会和商业领域广泛引起讨论,甚至还出现了一类网站,人们可以在上面看到自己的工作在20年内实现自动化(被机器取代)的可能性。
答案是,算法(或者说机器)不会彻底取代人类,算法管理有无法企及的边界,仍然需要人的参与和监督。更确切的说,人机并存是王道,人与机器相互合作(而不是彼此竞争),才能实现所有人的利益最大化。埃森哲早在2018年的一份报告中就指出,新技术(人工智能)最好能与人类合作,只有将双方特有的能力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更好的结果。从这个意义来看,这不是一场人类与机器的竞赛,而是一场完全由机器参与的竞赛。
关于第二个问题,核心围绕「人类的核心&专有能力」是什么来展开——
人之为人,能力的意义建构
人所拥有的只有两样:身体和大脑。
回溯历史来看,早期人类的身体从事体力劳动,工业革命使机器取代了人类需要耗费体力和重复性动作的工作,身体得到了解放的同时,人们的关注重点转向大脑,得以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脑力劳动,但紧接着,当今时代已经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超级大脑——远远超过人类认知能力的人工智能。里程碑事件就是棋手李世石与阿尔法狗的「人机大战」,以1:4落败,经此一役,人们已经接受人工智能的水平已经碾压人类棋手。
那么问题来了,在机器取代了人的身体之后,如果算法再取代了人的大脑,请问人类还有出路吗?细究下去,更是个让人后背冒汗的哲学问题:人类是否还有存在必要?
但大家别忘了,除了身体和大脑,我们还有“灵魂“,还有「意义建构」的能力。
而这是任何一种数字技术/机器都无法企及的,它符合使我们成为人类的内在欲望,是人类专有的一种能力,赋予我们值得全力奔赴的价值。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未来就业报告》(Future of Jobs Report)中强调,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必须有能力解决复杂的问题,具备批判性思维,富有创造力,且具备管理能力。拆解来看,各种能力间相互作用,实现意义建构,这一点只有人类才能做到,这些能力也构成了未来职场生存必备的技能组合。
盘点一下,进行意义建构所需能力项如下:
1. 批判性思维:面对复杂的形势,我们要判断出未来的机遇所在,应该将重点放在哪里?需要哪些信息?可以忽略哪些信息?
2. 好奇心:好奇心能有效预示员工的业绩,它与批判性思维结合起来,可以成为人类的强大武器,为企业创造价值。
3. 反应敏捷:反应敏捷是人类特有的典型能力,算法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4. 想象力:本质上来说,想象是一个填补空白的动态过程。想象力能够提升人们“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创造力:没有想象力何谈创造力?创新的过程需要想象力,当我们要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办法时,需要发挥创造力,但首先我们要发挥想象力,从不同方面来看待现实。当我们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时,或许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6. 情商:情商是一项宝贵的社交技能,它能帮助我们用最理想、最有益的方式与他人沟通。高情商的人能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并以这种能力为优势,提高自己的效率和业绩。如果算法成为“新同事”,我们要学会与其合作。(很多科技公司都希望给人工智能加入情商。)
7. 同理心:同理心是人类专有的能力,它能让我们接纳另一个在情感上既有优点也有缺点的人。而算法依据明确的运算规则运行,旨在优化结果,无法更深入的理解和接受外部环境。
8. 伦理判断:要做出符合伦理道德的决策,领导者必须进行伦理判断,而这正是人类的拿手绝活,算法对此无能为力。而且,由于道德的复杂性,我们无法将商业任务简单地转化成算法的工作。
最后,在看清楚这个现实世界的「应然」和「实然」之后,最关键的还是找到出路,也就是——未来应如何?
未来应如何?
按照前文提到的「把握趋势的同时去构筑真正的优势」思路延展下去——
1. 成为数字时代核心要素的使用者(晋级为数字化人才)
比如,可以思考,在人类所创造的算法中,我们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2. 选取算法/机器无法企及/无法进行「意义建构」的工种,然后深耕
围绕人类特有/专有的批判性思维、好奇心、敏捷反应、想象力、创造力、情商、同理心、伦理判断能力项进行思考,自我检视,看看自身具备哪些能力,以及找出对应需要这些能力的岗位,进而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