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不少于2000万平方米,深圳这个大项目有何意义?
转自:经济日报
据报道,深圳将每年建设不少于2000万平方米“工业上楼”产业空间,并将持续5年。其目标是将容纳低端制造业的旧工业楼房,改造成集研发、办公、生产于一体的新型工业楼宇。
为更好理解这一问题,有必要回顾下我国工业用地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后,各地高歌猛进发展工业,我国由此成为全球第一的制造业大国,工业和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0多年位居世界首位。
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大量工业用地属于粗放式低效利用,存在明显的规模不经济现象。第三次国土资源调查显示,2019年我国建设用地高达6.13亿亩,较2009年第二次国土资源调查时增加1.28亿亩,增幅高达26.5%。
工业用地的粗放利用也不可避免地占用了大量耕地。前不久,自然资源部通报了24宗新增乱占耕地建房案例,其中除一宗耕地被用于住宅用地外,其他均为占用耕地建设厂房。
为此,在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提高工业用地效率成为应有之义。早在2014年,我国即提出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其本意便是由增量扩张转换至盘活存量,提高用地效率。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把土地市场改革放在要素市场改革首位,提出在城镇新增建设用地逐步递减之下,将统筹增量和存量建设用地,城市建设不再“摊大饼”而将注重城市更新。从这个意义而言,“工业上楼”提升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很有示范推广的价值。
与此同时,对于经济发展程度更高,用地供应更为紧张的区域而言,“工业上楼”契合了产业升级换代的需求,可以把宝贵的土地用于附加值更高的产业。以深圳为例,此次“腾笼换鸟”便是希望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因先进制造业更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对土地的需求相对较小,集约化程度更高,且生产设备相对较轻,噪声更小,也更可能实现“工业上楼”。
从全国范围而言,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产业梯度转移的需求。商务部新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前10个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达10898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尤令人关注的是,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33.6%和26.9%,增速明显快于东部地区,其中很大部分来自于制造业。由此,经济发展程度更高的地区在提升土地的产业附加值的同时,也推动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