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乒乓球资讯 > 正文内容

“31个新增专业近半为工学”背后的学科变迁:新工科加速,文史哲暂缓

杏彩体育2年前 (2023-02-28)乒乓球资讯123

2021年6月17日,郑州大学西亚斯学院AI展示馆,学生在与小型机器人对话。 (视觉中国/图)

高校专业增减之间,人们得以窥见高等教育发展,乃至社会变化的潮流。

2022年5月21日一场研讨会上,重庆大学宣布,该校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将于2022年9月招收30名本科生。

这个新的本科专业,首批有重庆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四所高校获批开设。

不久前,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31个新增专业中,14个工学、5个艺术学,其余分布于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医学暂无新增专业,文学则连续两年缺席。

这些新增专业,即将出现在2022年的大学招生专业目录当中。

现行本科专业备案审批,依据的是2012年通过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新规。新规提出,专业设置要“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高校可以根据2012年版本科专业目录自行设置,也可以申报目录外的新专业——在专业设置上被赋予“更大的自主权”。

时任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曾表示,“新目录和新规的颁布实施,将带来新一轮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近年来,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社会发展愈发密切相关。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近九年来,工学新增专业最多。2017年之后,随着新工科建设步伐加快,工学新增专业中,交叉学科性强、强调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工科专业占比逐渐提高。

“我国在碳捕集、碳封存、碳利用等多环节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基本空白。”新增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意在填补这一空白。

2022年5月17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介绍,十八大以来,共有265种新专业纳入本科专业目录,新增本科专业布点1.7万个,撤销或停招1万个,“人才培养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适应度明显增强”。

新工科这五年

南方周末记者梳理发现,自2012年新目录发布至今,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专业调整数量远多于哲学、历史学等专业。

根据中国民航大学教学质量管理科助理研究员梁志星等人的统计数据,2012-2016年,商务英语、酒店管理、财务管理等传统热门专业增设数量较多。2017年之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工科专业,增设速度迅速超越传统专业。

新工科概念的提出,始于2016年6月中国内地的工程专业本科学位在国际工程联盟会议上获得国际互认。这意味着,中国内地的工程专业本科学位将得到美、英、澳等《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的承认。该协议在国际工程师互认体系的六个协议中最具权威性。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曾回忆,“香港工程师(学会)主席出来请我们进去的时候,一块石头落地了。”新工科建设自此开始筹备。

2017年2月,吴爱华在复旦大学举办的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作特邀报告,“新工科”概念成为焦点,专业乘势而上。

西北工业大学招生办张懿鑫等人统计了中国工科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情况,结果显示,2017年开设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高校数量激增,相比上年增幅分别达到528%、140%和171%。2018年,人工智能专业成为新增特设专业,2019年增设该专业的高校达170余所。

过去的2021年,“智能”“智慧”也是新增工科专业中的高频词,包括有:智慧能源工程、智能建造、智能制造与智慧交通、智能地球探测等。多家相关高校官网均介绍,“智能”“智慧”类专业多是将计算机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传统工科融合,也是强调学科交叉性。

但两者也有细微差异。“‘智慧’实际指涉的是‘smart’,其概念内涵是‘灵巧’,这种概念本世纪初源于IBM,并被中国台湾地区首先翻译成‘智慧’;而‘智能’(intelligenct)则是从图灵定义‘思维机器’开始,其内涵是生物体(包括人)在所处环境中有利于改善处境或达到目的思维、决策和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可被人造系统实现,从而具备智能或‘自主化的程度’(Degree of Autonomy)。”智能运输工程专业的首批开设高校为北京交通大学,北交大智能系统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贾利民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该专业是自动化专业、信息通信专业和智能科技专业与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融合,需修读课程涉及自动化、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多领域,报读考生需要有“冒险精神”“高度自信”和高于平均水平的“远见”。

不过,也有相关专业教师表示,不管智慧还是智能,都存在“赶时髦”。

“关键在于有没有新的知识供给,学生有没有学到实际的新东西。”江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田贤鹏指出,“很多高校在学科交叉上存在跟风倾向,追逐热点,虽然名称上冠以‘交叉’,但实际课程、教学内容却并没有更新,名不副实。”

在田贤鹏看来,应用型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市场化导向更为明显,更多定位在服务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研究型大学则更多受知识生产创新的学术逻辑影响。但无论应用型高校还是研究型,在学科专业建设过程中都存在严重的资源路径依赖,受到行政化的资源配置影响。

不同于工学门类的盛况,在新专业增设上,文学门类2020年开始缺席,历史学门类有2016-2019连续四年的空白期,哲学门类则在新目录颁布的这十年内停摆。

田贤鹏分析,高校布局学科专业时,很现实的问题是“能不能带来资源”“能不能拉升排名”“有没有就业市场”等。“比如近年来,诸多双一流高校都在重点建设医学院,究其原因,与国家对于医学的高资源投入、市场的高需求以及对学校排名的快速提升有关”,而“近年文科类专业就业前景普遍不如工科类理想,从实用主义角度看,资源能力获取强、就业形势好、对学科专业排名有明显促进作用的,自然更受高校青睐”。

新专业如何“上户”

“如果一门学科没有‘户口’,那悲哀可就大了。什么研究生招生、重点学科评审、学科基地建设,通通没有你的份儿,因为这些重大的学科建设举措都是照二级学科来设置的。”早在2002年,时任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蔡曙山,曾将学科设置和学科划分比作“上户口”。

要增设一个专业目录中没有的新专业,有众多考核条件,“有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是必要条件之一。南方周末记者观察到,部分新专业即从原有培养方向演变而来。

譬如2021年新增的智慧林业专业。获批之前,南京林业大学已从林学本科专业中选拔部分学生进行智慧林业差异化模块培养,“这批学生还是拿林学专业的毕业证,但我们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一定改造,林学必修课不变,选修课增加‘智慧’方向的课程。”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副院长姜姜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智慧林业将从2022年起作为林学大类的一个招生方向,大一进行大类培养,大二再作专业分流。

姜姜称,智慧林业专业2021年递交申请、同年就获批,“可以说是赶上了时代需求”。

而智能运输工程自2010年起作为北交大交通运输专业下的培养方向,获批成为正式专业前,已有12年分类培养历史。

为什么不沿用分类培养方式,而需要申请一个新专业?

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阳荣威分析,高校培养方向变专业,一是为了未来的发展提前布局;二是随着研究深入,研究团队越来越大,需要一个专业来容纳;三是考虑市场需求。

“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是高校设置专业的另一前提。

同样获批增设智慧林业专业的还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该专业递交的申报材料提出,“通过对和学校开展合作的各类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初步估计与智慧林业相关人才年需求约六百人。未来5年,对智慧林业信息技术和智慧林业监测、经营和管理人才的需求3000-5000人。”申报材料中还具体列出人才需求单位,包括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华为公司等。

“专业实践课程需要对传统的实践基地做改造,比如,林场和科技公司合作搞智慧林场,接触林业行业后,科技公司也会提供一系列实习机会。”姜姜解释。

“目录里没有的专业,教育部门要先考核有没有开设必要,而不是由谁来办;目录里有的专业,才先衡量你有没有实力办。”一位曾负责申报新专业的高校教授猜测,“专业申请打头阵的高校,需要证明整个行业而非个别高校有需求。”

增设新专业有时是一场持久战,南京林业大学2018年增设的“家具设计与工程”,此前已连续申报10年。南方周末记者梳理近三年专业申报名单,不乏连续三年申报仍未获批者。

例如,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拥有国内唯一独立设置的无障碍管理学院,学院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设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东南大学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三方共建。该校近三年连续申报“无障碍管理”为新增专业,至今未获批。

保住那个新专业

申报成功之后,如何“保住这个专业”就成了重点。

据教育部官网数据,从2019年至2021年,各高校撤销的本科专业数分别为367个、518个、804个。

2021年,33所高校撤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下称“信管”)专业,是当年被撤销最多的专业。该专业可授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前者侧重于信息系统管理,后者侧重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3所高校中,25所将其划归为管理学门类。

按照田贤鹏的梳理,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可归纳为行政干预、市场调节和学术自治三种模式。实践中,这三种模式往往复杂交织、密切联系。

撤销数量排名第二的专业为公共事业管理。2020年7月,重庆大学发布消息,公共事业管理和地质工程、旅游管理等专业一并被撤销,原因是“与学校办学定位不符合、专业基础资源薄弱、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同样撤销这一专业的还有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该校解释,这是“基于高水平理工科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需要”,目前,该校聚焦的是广东省产业布局和佛山市智能制造等领域,停办的专业“与区域产业对接不紧密”。

专业被撤销更与学科发展逻辑紧密相关。中山大学副教授陈明红在挖掘20078条网络招聘信息后发现,目前,“信息传输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最需要信管专业人才,北上广深对该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但他也在论文中引述了其他学者的观点,认为撤销信管专业的背景是学科发展遇到危机,具体表现为专业的社会认同危机、核心领域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合理、培养形式单一。

对普通本科院校而言,一个专业的发展还需要在多种力量中寻求平衡。

云南某普通院校教师柳涛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近年来,该省份所有本科院校每年会迎来一次专业综合评价,评估结果关乎该专业能否继续招生,“是每年最头疼的事情。”

以该校英语专业为例,近年新设了师范方向,因此一个专业要同时用三套标准考核,分别是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以及云南省的本科专业考核标准。“三套标准彼此在‘打架’。”

据柳涛介绍,最突出的矛盾是学分,“学校设置了本科学生的总学分,1/3为公共必修课。”而按照培养方案和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目前英语专业的课程远远不够,“如果加课,就要突破学校设置的总学分,让学生压力很大。”

如果考核没通过,专业可能停招,老师的收入也将受到影响。

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一份该校印发的《云南省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管理平台操作指南》显示,考核内容涵盖师资、课程体系、就业、专业特色。其中,一份名为“指标综述”的材料被重点标注,要求提交“课程特色优势,相较于上一年度改进措施情况,及一个课程思政案例”。

而学生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或许在新工科专业中体现得更明显。贾利民介绍,新设专业前,分流时选择智能运输工程方向的学生,“是所有方向里最少的,大家都觉得这个方向的课程很‘硬’。”但该方向的毕业生去向也是最好的,“去大企业的人很多,对很多行业都具备很强的适应性,读研深造的选择范围很大,也深受众多其他专业和领域导师的喜爱;毕竟,智能化是所有行业和领域的共同趋势。”

2012年新版目录修订后,专业被分为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林蕙青曾介绍,基本专业是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特设专业是针对不同高校办学特色,或适应近年来人才培养特殊需求设置的专业。如果特设专业办不下去,将退出名单。

新设硕博点被视为重大突破

一直在动态调整的不仅有本科专业,还有研究生学位授权点。

教育部数据显示,自2015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办法》实施以来,各单位累计撤销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1600余个,增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1000余个。

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分属两个部门管理,前者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后者则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

“相比本科专业,学位授权点对提升高校排名和声誉的作用更明显,”阳荣威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新增硕点、博点,都会被视为重大突破。”

一个最著名的案例是西北政法大学。自1997年尝试申请以来,西北政法多次申请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均未成功,是中国法学教育重镇“五院四系”中唯一没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

2022年4月15日,西北政法召开2022年度工作推进会,校党委书记孙国华提出,“以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条件达标为突破点”。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孙国华提出,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

有观点认为,在学位授权点的调整上,某些具备更高自主权的高校更强调学术自治。

2018年4月19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0所高校获准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后来这个名单陆续增加到31所。意见提出“新增学位授权点标准必须高于国家同类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的申请基本条件”,且审批新增学位授权点最重要的一环是专家论证。

“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其实是学术逻辑、市场逻辑和行政逻辑的博弈。”田贤鹏认为,“以前学校发展的路子,是想方设法扩大规模,追求大而全,但最近几年,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校发展越来越理性,更多聚焦在自己的核心领域,打造优势学科专业,明确自己的发展特色。”

部分学者在采访中指出,本科专业调整仍有优化空间,例如部分专业的审批权限或可下放。“现在多由教育部统筹,(如果)把与市场结合密切的应用型大学专业审批权下放到省级单位,能更好引导学科专业服务周边经济需要,”阳荣威介绍,目前各地已有一些探索,以湖南省为例,“教育厅有意识地引导高校申办省内支柱产业相关专业,对于布局点多的,如英语专业,省内已有三十多个专业点,会提醒高校减少增设。”

(应采访对象要求,柳涛为化名)

南方周末记者 苏有鹏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龚无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杏彩体育-专注全球体育资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redirected.net/?id=12853

分享给朋友:

““31个新增专业近半为工学”背后的学科变迁:新工科加速,文史哲暂缓” 的相关文章

乒乓球亚洲杯赛程 11 月 17 日开赛,你对该比赛有哪些期待?

乒乓球亚洲杯赛程 11 月 17 日开赛,你对该比赛有哪些期待?

2022年乒乓球亚洲杯单打赛事将于11月17-11月19日举行,国乒派出王楚钦、林高远、王艺迪以及陈幸同四人参赛,目前抽签结果已公布。 王楚钦、张本智和、林昀儒、林高远同时是本次参赛球手中的世界排名前四位次。男单方面,王楚钦林高远分列上下半...

王艺迪勇夺乒乓球亚洲杯女单冠军,能拿多少奖金,还有哪些好处

王艺迪勇夺乒乓球亚洲杯女单冠军,能拿多少奖金,还有哪些好处

#头条创作挑战赛# 2022年11月19日乒乓球亚洲杯决赛日,日本的张本智和4-1战胜韩国林钟勋夺得男单冠军;中国的王艺迪4-2战胜日本的伊藤美诚勇夺女单冠军。那么王艺迪勇夺乒乓球亚洲杯女单冠军,能拿多少奖金,还有哪些好处呢? 这次乒乓球亚洲杯总奖金为20万美元,...

林高远替换梁靖崑,携手王楚钦参加乒乓球亚洲杯

新京报讯 10月26日,国际乒联官网更新亚洲杯报名情况,国乒男队由林高远和王楚钦参赛,女队则是陈幸同和王艺迪。此前,男队报名的是梁靖崑和王楚钦。 在WTT澳门冠军赛中,梁靖崑战胜林...

乒乓球的力量:对抗帕金森病

参考消息网9月24日报道 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9月7日发表题为《乒乓球的力量:用乒乓球对抗帕金森病》一文。全文摘编如下: 30多岁时,苏尼尔·拉加万开始无法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

乒乓球的快推指的是什么?不了解乒乓球的应该不知道

乒乓球的快推指的是什么?不了解乒乓球的应该不知道

快推特点 球速快、动作小、落点活,稍带上旋或不转,既可积极防守,又可辅助进攻,是使用最多的一种反手推挡技术。 快推基本动作...

日本乒乓球奥运首金的背后

日本乒乓球奥运首金的背后

参考消息网8月5日报道  日本队8月3日晚在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半决赛中以3∶0战胜中国香港队,展现了强大的实力。此前,日本选手水谷隼/伊藤美诚在7月26日混双决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