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新语|趁年轻,学精一门技术
元宵节一过,也已立春,年便彻底过完了,到了各忙各的时候。
很多年轻农民,选择外出打工。到什么地打工,打什么工,不少年轻农民会犹豫不决。留在家里的年轻农民,在盘算着春种时,不少人会左右为难。
在年轻农民中,会出现这种犹豫不决和左右为难,是因为他们拿不准自己干什么会更保险、会多挣些钱。只所以拿不准,与他们缺一门过硬的技术有关。
在地没有分到户以前,生产队是个大集体,社员干什么活,是有分工的。耕地、撒种、打场,甚至割草、喂牛,都是由相对固定的专人去干。生产队指定这些人干这些活,是因为他们在某方面有所长。在没有风的情况下,仅靠比重让麦粒与麦糠分离,能做到的没几人;花生播种时,要在整好的田地里,挖出一个个的小坑,能做到小坑成直线、间距相同,是件不容易的事儿。
地分到户,一家就那几亩地,从耕到收,都由自家人完全,就很难谈分工了。这就造成一些现在已经有些岁数的农民,地里的活啥都会干,可也啥都不精。只种自家几亩地,这不是大问题;进入现代农业时代,这个问题就大了。
现代农业的最大特点之一,是要求生产中各个环节的科学、精细,简单来说,就是每个环节,都需要由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来干,来不得半点糊弄。就拿耕地来说,不是挂上犁,开着拖拉机在地里跑就行,还要看土壤干度、粘度、种什么等,随时调整犁深犁浅。田间打药,也不再是背个喷雾器地里走一遍那么简单了,要学会辨识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要知道对症药是什么,还得会操作现代化的施药器械。
真正的职业农民,不管是给自己种地,还是到农业企业打工,都必须至少有一门拿得出手的技术。这种技术,仅靠以前只种自家几亩地,年复一年依葫芦画瓢,是学不来的,而是需要有心、用心去学,才能得来。
记者在采访中,就遇到过不少这种有心、用心学技术的人。莒南县一个年轻农民,为了学精大棚草莓种植技术,在闷热潮湿的大棚里,一趴就是半天,看棚内温湿度对花叶果的影响,看不同品种对温湿度的不同要求。趴了三年多,他成为当地大棚草莓种植的领军人物。沾化有一位年轻农民,每天必到冬枣大棚里,大年初一也不例外。冬枣从发芽、抽枝,到开花结果,最后成熟采摘,在他心里就像小学时背下来的唐诗一样熟。他种出来的冬枣,因品质好而价格高,还绝不愁卖。
年轻农民想学农业技术,现在很方便,各地都有免费为他们提供的技术学校、培训班,书店里相关书籍样样俱全。当然,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从老师和书本上学来的东西,最后都要在实践中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外出打工,现在早已不是只靠体力就能轻易找到活的年代了,建筑工地上的各种机械替代了人。现在外出打工,不管是进企业,还是干建筑之类的,想找份不错的工作,仅靠一身力气很难如愿。机械是由人来操控的,每个岗位都需要专业的技术、技能。
如其为想干点啥才能更挣钱而犯愁,不如先下定决心学门技术,不管是打算外出的,还是留在家里的。学门过硬的技术,不仅需要付出时间成本,还会有金钱上投入,更重要的是可能会耽误一个阶段挣钱。因为一门过硬的技术,无论是搞种养需要的,还是在企业上班需要的,都不是二三个月就能得来的。
我们的先人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的先人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一把锋利的柴刀,一张好用的渔网,可以大有收获。学精一门技术,可以让一家人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评论员 孙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