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创新,瓶颈怎么破?屈祎委员建议:大力支持技术开发的“中间阶段”
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强化企业与高校院所的技术合作,是提升技术成果转化率、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保障。在该领域,目前还存在一些瓶颈问题,需要政策支持。今年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屈祎为此递交提案,建议强化上海技术要素市场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
这份提案表示,当前,技术供给端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匹配度不够强。虽然高校院所希望能与企业在技术合作方面加强对接,以更好地根据市场需求加强技术开发,但是,仍有大量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没能有效参与到产学研合作,加上企业将来的技术需求往往因为涉及其商业秘密,难以顺畅地与高校院所进行对接。
另一方面,高校的技术成果转化还存在“中间阶段”配套不足,长远保障不力的问题。所谓“中间阶段”,包括从小试、中试、到工业化量产之间的一系列技术研发流程。一般来说,技术转化的“中间阶段”成本高、风险大、实现难,本该是重点支持的领域,但目前却还存在立项数少、补贴不足,传统评价机制不利于项目承担者开展创新等问题,使得一项原始创新很难走到产业化的终点。而再从长远来看,成果转化之后技术的持续迭代,也依然面临人力投入不足,资金保障不够等问题。
为此,屈祎在提案中建议,政府部门应牵头建立机制,提高应用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比例;要建立平台,促进高校院所和企业充分交流;要鼓励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早期参与科技项目,积极实施技术战略咨询,提高原始创新与市场需求的适配性。
为了加强对技术转化“中间阶段”的支持,提案建议,要适当增加科技专项“中间项目”的比例,在人才评价、项目管理等方面完善配套政策,比如可以对参与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人才,以技术突破和产业贡献为导向进行评价;在项目管理中,可增加容错机制,并尝试引入专业科技服务机构参与成果评价。此外,提案还建议政府出台办法,通过税务等政策杠杆撬动资本投入早期项目。
作者:张懿
编辑:薄小波
责任编辑: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