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文字,而非拼音文字是承载人类思想的最好载体
最近,是否有必要全民学英语的讨论成为热点。
说实话,自从高考恢复,英语成为必考科目后,不知有多少人饱受英语学习的痛苦。十几年的辛苦背诵,到头来还是一个开不了口的哑巴。
实际上,从小学到大学,我们不是在学英语而是在研究英语。
正如看了无数本的游泳原理的书籍,通过了无数次关于游泳动力学之类的考试,却没有下过几次水一样,又怎么可能学会游泳呢?
这也难怪,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根本就没有使用这种语言的机会。
但是,为什么还要学英语呢?
除了增加了自己说不好英语的自卑,以及见到说一口流利英语的外国人的崇敬时,好像其他就没有什么明显的好处了。
一个外国人,无论他在本国混的如何落魄,一旦出现在十几年都没学会英文的中国人面前,立即自带耀眼的光环。
近二、三百年,英语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种强势的语言。
这与英语国家在世界范围的强大的政治、军事、经济势力是分不开的,英语输出是其文化输出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当今的世界上,以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主体的英语国家主要有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总计人口6-7亿,约占世界人口约百分之十。
还有其他的拼音语言,如:拉丁语、希腊语、俄语、阿拉伯语等等。其人口总计要远超英语国家人口。
汉语则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象形文字语言。
象形文字与拼音文字,都是思想沟通的工具,但却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拼音文字语言沟通用的是口和耳。
象形文字语言沟通用的是手和眼。
显然,口和耳的沟通更加原始一些,一般的动物都有口耳沟通本领。例如鸟鸣、狗吠、狼嚎等等,都能起到在本族群内沟通的作用。
手和眼沟通,是以图画及符号为媒介进行的。
它更高级一些,似乎是只有人类才具有的本领。
聪明如大猩猩,人们也没见过一个大猩猩画一个符号或图画给另一个大猩猩看,两个大大猩猩就互相心领神会的场面。
也许有人会说,英语不是也有书面的文字吗?不也是可以通过手和眼来沟通的吗?
但是不要忘记,英语的书面化虽然是一种进步,但并没有改变其拼音语言的本质。
此时的口头英语,已经被转化为特殊的象声语言了。
正如象形语言汉语也象声词一样。例如:哗哗、啪啪、哒哒等等。
当然,象形语言也可以通过声音来表达。但声音并不是最重要的表达要素。例如即使汉语有多词一音,也并不会影响意义理解。
拼音语言“听到”即理解。
象形语言“看到”即理解。
由此产生的几个重大区别:
拼音语言是一种现场的流动语言,它转瞬即逝,难以长期保存。
而象形语言是一种凝固的语言,它可以长期保存并跨越时空的阻隔。
拼音语言要在现实场景中,随时间的进展连续发音以表达意义。
象形语言是高度结构化,阅读者能够一目十行,瞬间概括大段文字全部含义。
拼音语言对词语顺序有很强依赖,语句中单词后顺序发生改变,就可能使聆听者理解为不同甚至相反的意思。
象形语言中对词语的前后秩序的颠倒不敏感,阅读者甚至对词序改变难以察觉。
拼音语言的实时性和流动性,使它很难以保持稳定和一致。
不远的地理间隔中,会出现许多不同的方言。如不大的欧洲出现了多种语言。
很短的历史时间里,一代人对上一代人的口语失去理解能力。如现代英国人理解莎士比亚的原著都会有困难。
象形文字不依赖于发音,因此能够保持高度的稳定性。
广阔的乡村地区,即使十里不同音,但是一眼看到同样的文字,就可无障碍交流。
跨越千年的古诗句,即使读音已经完全改变,并不影响读者产生情感交流和共鸣。
由于象形文字必须要被写下来才能被传递,书写工具和书写材料随着文字的出现而同时产生。在中国,造纸术很早就被发明。
拼音语言却没有被书写下来的迫切需求。同时,去记录不同语音的方言读音,本身就是一个困难而无意义的事情。
象形语言能够达到高度的概括和抽象。
拼音语言却有着大量的冗余和浪费。
象形文字的出现,使得人类能够在更广阔的空间、更悠久的时间上建立群体共识。从而使得人类的智慧、知识能够被不断地创造、传递和聚集。
这两种语言的起源如此不同,却在地球上共存了很长的历史。
在近现代,拼音语言占据了主流的统治地位。
这不是因为拼音语言本身有什么优势,而是西方大国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霸权的体现。
几十年前,越南放弃了汉字,转而使用拼音文字。
韩国是拼音文字与汉字并用。
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自己的民族历史被人为割裂。
越南现在已经遗忘了自己的国家民族史。韩国的历史是用汉语写的,如果全放弃汉语,其历史迟早将被人彻底遗忘。
中国上世纪初的新文化时期,汉字成为讨伐的对象。汉字几乎成为落后的代名词,似乎中国要强大,必须消灭汉字不可。
幸而汉字,最终没有被抛弃。
1954年,汉字方案做了一些简化,其骨干和经脉都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试想,如果中国如同越南一样,现在已经没有了汉字,会是一个什么情景?
任何一个时代都会存在着某种霸权,古埃及、古罗马、阿拉伯帝国、元帝国等等都是当时历史上的强权国家,这是历史阶段发展的必然现象。
但是,任何强权都如同有机生命体一样,不可能永远存续。
让英语学习成为一种个人的选择,而不是一种强制性的负担,也许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