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科技!2023央视春晚舞美视觉设计全揭秘
《2023央视春晚》以温暖人心的精品节目、亮点满满的技术创新、美轮美奂的舞美效果为全球华人送上了一道红红火火的文化大餐。整台晚会吉祥而又典雅的舞美视觉美学成为本届晚会的一大亮点。
01
满庭芳华 舞色新春
吉庆+典雅,传统+现代的视觉美学理念
晚会以宋代词牌名“满庭芳”为核心定位,取意自中国古典文学词牌名,通过舞美、多媒体、节目视觉等各个方面,共同营造祈愿圆“满”的中华大家“庭”尽展“芳”华的主题气象。视觉设计团队秉承这一理念,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年俗美学与文人美学相融合,形成“吉庆+典雅”的视觉美学气质;并将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视觉科技相结合,形成“传统+现代”的视觉美学表达。
02
传统色彩 创新应用
中国传统色彩的视觉美学系统
为整体性、系统性地提升整台晚会的美学调性,费俊带领团队建立了一套属于春晚的色彩系统,并设计了一本色彩系统应用手册,这在春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这本手册为所有参与创作和制作的团队与个人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配色工具及色彩应用指南,这既大大提高了设计和制作效率,又为形成更加整体性的视觉美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023春晚色彩系统应用手册
色彩系统的建构和应用逻辑概括为“寻色”、“拾色”、“弄色”、“舞色”这四个阶段。整个色彩系统设计的起点来自于对于中国传统色彩的追寻,中国人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寻觅色彩,这种“寻色”饱含着中国人对自然的敬意、对生活的诗意和对未来的寓意;遵循着这样的理念,团队首先从中国传统色中“拾色”-- 提炼并组合出五个具有吉祥寓意的吉祥五色,并将每个主色延展成8种延伸色,形成40种可应用色板,以及10套配色模版,从而形成了既包含特定色彩搭配指南,又包含较宽色域的应用系统。
2023春晚色彩系统应用手册内容(部分)
而色彩系统的应用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的跨学科的系统工程。如何通过各种观看终端的屏幕来完美呈现色彩的表现也是团队着力攻坚的课题之一。艺术的“弄色”需要科技的“校色”方式来支撑,从设计、制作、录制到直播,每个环节都要不断通过设计师和工程师联合的测试、校准和调整,才能实现最佳的色彩呈现。
将色彩系统这样的理论体现在设计中,来到观众的面前,则是被称为“舞色”的论题。主创团队依据色彩系统的设定,并结合“满庭芳”的视觉设计理念,设计出了一套被亲切地称为“值班”的春晚主视觉,这些“值班”展现在节目之间主持人串场、零点倒计时以及晚会最后的《难忘今宵》等重要节点上。
春晚主视觉(四十多版设计稿)
主视觉 - 满庭芳
玉棠富贵 (应用于《难忘今宵》)- 主要元素:玉兰、海棠
歌曲《难忘今宵》摄影:贾宁旨
团队致力于将中国传统色这样的文化遗产活化到春晚舞台,以“色彩系统”为起点,建立起属于春晚的色彩美学体系,让以往缺乏整体风格的舞台视觉变得更加具有美学调性,让大众在色彩的浸染之中感知中国色彩的文化意蕴。
“2023年春晚的色彩观念,依托中国传统色彩体系构建,以正色为经,间色为纬,追求传统文化中柔和雅致、内蕴丰厚的色彩基调,织就春晚色彩体系的传承与创新之美。”(引自:央视新闻)
03
传统元素 当代演绎
艺术与科技有机结合的视觉美学表达
在每个节目的视觉创制方面,视觉团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攫取元素,辅之以现代艺术手法和光影技术,使整场晚会节目达到高度艺术性与科技感的融合。VR、AR、XR、360度自由视角拍摄、AI人工智能图像生成、大数据、程控灯光装置、动态机械装置等前沿视觉技术的应用,使得整场晚会成为一次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成果展示,形成了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化演绎。
歌曲《百鸟归巢》以“南音”古乐融合流行风格,再利用AR增强现实技术等科技手段,呈现出一幅百鸟翱翔的吉祥盛景。摄影:贾宁旨
在每个节目的视觉创制方面,团队秉持着“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创作理念,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攫取元素,辅之以现代艺术手法和光影技术,使整场晚会节目达到高度艺术性与科技感的融合。
舞蹈《锦绣》摄影:贾宁旨
创意节目交互视觉秀《满庭芳·国色》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追寻中国传统色彩,运用AR技术使舞台宛如色彩幻境,同时以现场实时拍摄结合CG特效、AI图像生成等制作技术,将中华传统色彩赋予五位舞者演绎。
创意节目《当神兽遇见“神兽”》以《山海经》《抱朴子》《史记》等中国古典典籍中的吉祥神兽为原型,结合VR三维影像绘制和AR增强现实等技术,让上古神兽“走出”文献古籍,与现代生活中的孩子们奇妙相遇。摄影:贾宁旨
武术节目《演武》创意源自200年前的古画《武僧演武图》,为少林寺定格了气势磅礴、精彩绝伦的瞬间。节目结AR技术带我们穿越入画,梦回千年少林。摄影:贾宁旨
04
舞台表演 视觉支撑
视觉与表演深度融合的视觉创意方法
如何让视觉成为表演的有力支撑,如何与舞台上的各种元素形成协调统一的表达是视觉创意过程中的重要挑战。视觉团队的视觉导演与各个节目主创在内容创作前期就开始深入的视觉创意研究,让视觉内容成为表演者,融入每个节目的原生语汇,而不只是为表演做背景,视觉与表演者成为一体,共同出演;大屏幕上的视觉内容还能成为表演者的支撑要素,而不是变为干扰表演的另外一张皮。
舞蹈《碇步桥》摄影:贾宁旨
舞蹈《我们的田野》摄影:贾宁旨
中幡杂技《龙跃神舟》摄影:贾宁旨
歌曲《跟往事干了好几杯》 摄影:贾宁旨
歌曲《花开忘忧》摄影:贾宁旨
歌曲《合拍》摄影:贾宁旨
歌曲《绿水青山》摄影:贾宁旨
有些节目的视觉方案经历了多达数十版的调整,这些调整一方面来自于纯粹的视觉创意的优化;另一方面因为节目内容本身也在经历不断的调整变化,甚至于颠覆。视觉创意及制作团队经历无数个不知疲倦的日夜,不断深化打磨直至最后一刻,为整场晚会视觉品质的提升竭尽所能。
创意节目交互视觉秀《满庭芳·国色》
《满庭芳·国色》初期节目创意手稿
05
光色晕染 灵动优雅
演播厅天顶舞美装置设计
今年春晚选择以“花”作为贯穿整台晚会的舞美主题符号,以“满庭芳”作为舞美设计核心理念,这一理念贯穿在演播大厅从空间、舞台到景观等各个方面的设计之中。其中由四瓣花结构演化重构而成的演播厅顶部艺术装置,既是根植于中华文明的美学创造,又是绽放着现代设计理念的创新呈现。创意取材自距今6000年至4800年前的庙底沟彩陶标志性的“花瓣纹”,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提出:花卉图案彩陶,可能就是华族(即华夏民族)得名的由来。
装置设计的巧思之一,是通过“灯光晕染”的方式形成色彩变化,藏于每片结构顶部的灯带作为间接光源,将每层结构之间以柔和的光晕装饰,有如淡彩水墨般节制而淡雅,恰到好处地烘托演播大厅的气氛;同时,通过精密的程序控制,形成灯带整体与局部间丰富的色彩变换,并能实时的根据节目的视觉调性来适配出相协调的色彩动态演绎,这一设计让演播大厅的空间也与舞台上的内容成为了一个可以联动的整体,既提升了舞台的表现张力,也增强了观众的沉浸体验。
演播大厅天顶舞美初期设计稿
演播大厅舞美设计过程稿
06
吉庆团圆 生机勃勃
春晚吉祥物设计
于春节前夕亮相的春晚吉祥物形象“兔圆圆”,由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先生和春晚视觉设计团队历时4个月打磨完成。吉祥物“兔圆圆”身上,包含着传统文化中生肖兔的意蕴和美感,也创造性地呈现了中国科学家的科研成就。这是春晚40年历史上首个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完成初始配方原创的总台春晚吉祥物ip。整体形象的基础结合了中国白兔的基本特征,同时参考了社交网络大数据分析,形成了“兔圆圆”的基本形态和性格设定。
根据中科院骨脊椎动物研究所研究结果表明,“安徽模鼠兔”为世界最早的兔形动物,中国可谓是兔的“第一故乡”。在“兔圆圆”的造型设计中,视觉设计团队与陈湘波先生一同不断打磨和推敲,最后确定的形象,保留了真实中国兔子造型上的特点,同时艺术化的处理使“兔圆圆”兼具人的表情,更能直观展现不同的情态。造型设定上突出兔的灵动、圆融之美,整体线条简洁饱满和圆润。例如,兔耳选择了大小适中、竖直圆润的形态作为常态,但在不同生存状态时兔耳也有不同姿势;兔的眼睛力求在“拟人兔”与“写实兔”之间找到一种造型的平衡。
“兔圆圆”设计过程稿 — 比例调整
“兔圆圆”设计过程稿 — 造型三视图
“兔圆圆”设计过程稿 — 动作示意草图
“兔圆圆”还作为整场晚会第一位出场的“演员”,在开场短片中登场。观众们跟随“兔圆圆”,从充满节日气息的街头市井,来到鲜花盛开的田野草地,而后乘着直冲云霄的节日烟火来到外太空,在空间站舷窗外,看到失重环境下纸花在水膜中开放的独特现象,此时礼花在夜空中绽放,形成了演播大厅舞美天顶的形状,也自然地将观众带入晚会现场。
短片通过将“兔圆圆”形象三维化,经过不断打磨,配合实景拍摄与动画特效,打造出一个与自然融合、寓意吉祥、形态可爱、含义丰富的新春形象。
开场短片分镜草图
《202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
视觉团队人员及公司机构名单
视觉总监
胡增鸣 费俊
视觉组
江宇昊 申宇杰 刘翔宇 王夏卉
徐本一 黄辰 田然 刘桂羽
视觉设计
国雯 江涛 赵晔
视觉制作
冯高洁 封毅 谭栋 段峥 郭威 肖白雪 聂永康
陈博览 杨忆 赵津 王欢 杨燕妮 薛元宝 岳斌 石松
左宏达 刘清杰 邢丽 王雅男 张赞 崔博涵 隋琳 耿之然
耿婧雯 焦子力 张世博 胡雨晨 张潇雷 吴浩
王子川 杨剑 张瀛天 焦云
吉祥物设计
陈湘波 王可鑫 夏诗羽 鲁亮亮
舞美总设计
刘明辉 迟茗阅
舞美设计
王倩楠
央美视觉设计团队
张熙 刘佳钰 吴思靖 陈垚君 邱宇 沙靖海
刘思涵 苏永健 马欢笑
央美设计调研团队
杨丹倩 张乐颜 赵雅菲 李依黛
刘云婷 王梦迪 袁冰 权玥月
杜小涵 倪尔璐 范纾怡
罗朗一 刘宇婷 张浩月 杨茜
参与制作公司(按拼音顺序)
北京大骞视觉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北京东制西拍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北京聚城视界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炼石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北京栖金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融邦正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北京上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北京时间造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北京视觉维度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廷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北京宇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北京中视北方影视制作有限公司
北京逐格映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光美视觉(广东)文化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卡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启点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数虎图像股份有限公司
丝路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万物起源(北京)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央视(北京)娱乐传媒有限公司
中视体育娱乐有限公司
中视天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资料来源:费俊央美设计团队、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