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仅剩34家:低价课“瞄准”成人更可怕
刘女士自己都没想到,时隔多年,自己要拿起小提琴,开始了网络学习。
和刘女士类似的家长很多,有的是觉得网络课程便宜,想尝试,有的则是为了自己学会,反过来教育孩子。相关的课程很多,比如变成,逻辑思维,英语思维,美术等。
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由原来的263个压减至34个,压减率87.1%,绝大多数学生校外培训时长较“双减”前减少了50%以上。
在双减政策下,有的机构倒闭了,有的转型了,尤其是转型的部分机构,原来的用户是学生,如今却把目标瞄准了家长,毕竟他们有制造焦虑的推广文案。
全国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仅剩34家
看到这样的消息,和过去比起来,焦虑确实少了很多,至少培训机构少了,培训科目也就少了,不会像以前一样,到处都是培训机构的宣传海报。
经过双减之后,很多不正规机构都纷纷退出了,而仅存的34家,基本都是过去的头部机构,他们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在纷纷转型,从过去的学科教育,转变成了其他形式的教育,比如直播、成人教育等。
双减之后,对于一些中小机构来说,可能是坏事,毕竟因为政策,导致行业不景气,甚至出现倒闭的情况。但是对于大机构来说,不一定是坏事,可能因此会进行整顿,让企业进行深入思考,在同行里脱颖而出,再一次成为龙头企业。
双减之后,可以感受到,小学生的作业确实减少了,不少学生在学校就完成了家庭作业,回到家就可以看点课外书,或者约同学一起玩耍。
低价课“瞄准”成人更可怕
如果事情到这里结束就好了,不少转型的培训机构,把目标瞄准了家长,给家长制造焦虑,不少家长就得纷纷学习,然后再将教育孩子。
小孩子的焦虑,表现形式往往是反抗,不想学习,只要没有作业,他们就不焦虑,而成年人的焦虑则不同,他们会选择扛着,扛不动的时候,就会破罐子破摔,甚至出现极端事件。
家长本来是要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环境,结果除了工作,还要疲于学习,就像我们开头说的刘女士,为了孩子,不得不重新学习小提琴。白天要努力工作,晚上回来要上课学习。
学习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成年人的时间有限,工作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只有一些碎片化的时间去学习,但是网络的培训鱼龙混杂,尤其是这些兴趣爱好的培训,体验课做的不错,但是正式课程,总事差强人意。
在选择课程的这件事上,浪费了大量时间,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老师的方法都不一样,行外人无法判断,反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
如果成年人开始内卷,最终会影响情绪,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边教育孩子,这样的教育,结果只能离预期越来越远。
教育内卷,还是偏离了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教学孩子如何生活,让他们学到生存的本领。但是我们要面对的,往往和本质截然相反。
有人说:只有考上好大学,才能有立足之地。
这样的说法未免偏颇,好大学,只能说明起点会高一些,不能说明一定比其他人更优秀,除了毕业证有光环,其他的和别人也是一样的。工作中看重的还是能力,而不是过去的辉煌。
在社会立足,最主要的还是能力,比如学习能力,知识一直在更新,时代一直在进步,如果一直活在过去的光环下,很快就会被社会淘汰。
我们要教会孩子如何生存,在时代发展的同时,自己能够与时俱进,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面对现实,这才是学生应该学习的内容,而不是因为各种焦虑,影响生活质量。
写在最后: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一些机构,还是很会找漏洞,钻空子,最后成功进行学科培训。毕竟这个市场依然很大。有的学生,确实跟不上,家长又辅导不了,只能找补习班。
补习本来并不是坏事,只是在竞争的同时,有的人制造了焦虑,过分的宣传,把学习这件事,赋予了本来不存在的一些意义而已。
上面政策疯狂打压,培训市场下面暗流涌动,不知道是希望,还是变了形式的教育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