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我和我的祖国征文
三十年前,也就是1989年3月我从安徽萧县参军入伍,辗转安徽、河南、湖南、河北四个省份。我的回家的路,可谓是路漫漫兮,其悠远兮。
刚当兵走的时候,从我的家乡——安徽省萧县马井区王千集村出发,步行到区里,又坐车到县城,然后又乘闷罐车,咣当了二十几个小时,终于到达了部队驻地——河南省辉县市百泉乡西井峪村,步兵160师炮兵团。那时候,新兵没有探亲假,一直到考上军校也没能走上回家的路,直到1992年的春节,也就是在军校放的第一个寒假,我才背上大包小包,踏上了从长沙到北京的2次特快。到了河南的省会郑州还要中转。等坐上郑州至徐州的慢车。这一趟下来要20多个小时。有时候,在郑州转不上车,还要在车站熬上一宿。在徐州下了车还要倒公交、长途车,奔老家的县城——安徽萧县。到了县城,再坐到乡下的班车。到离老家两公里的吴小庄汽车站下车。那天正赶上下雨,三哥不知从哪里借来了一辆破自行车,早已在那里等了半天。我俩再推着行李深一脚浅一脚,步行在坑坑洼洼的“水泥路”上,到家的时候已经是精疲力尽。如此反复家乡与军校之间整整三个年头。每年回家的路都是如此坎坷,疲惫。
毕业后分配到了河北昌黎。这时已经不像在军校,每年有寒暑假,一年只有一次探亲假。现在回家的路比上军校时要短了许多,交通便利了一些,可以坐直达车,不需要中转了。从昌黎到徐州一次坐到头儿,也就是一夜的功夫。大部分时候都有座位。即便是没有座位,也可以挺得住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记不清是哪年了。北戴河至徐州的高铁开通了。我回家可以坐上高铁,由原来的十多个小时缩短到只要3小时55分,就可以到达徐州。舒适,快捷。就在五年前,昌黎至徐州的航班又开通了,回家的路更加“短了”,顺了。从昌黎驾车13公里到北戴河机场,坐上飞机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徐州。老家的侄子、外甥们都有轿车,可以直接在徐州机场接我。行驶在家乡笔直宽敞的马路上,观赏着家乡的巨变,就像徜徉在花的海洋。转眼就到了王千集村——我的老家。中午在昌黎吃完饭,晚上就可以到老家与家人共进晚餐。就在前不久,喜闻我国自主研发的时速600公里的磁悬浮列车在青岛下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坐上飞机一样快的列车回到亲人的身边。
其实回家的路还有比这更快的。打开手机,连线4G、5G,直接就可以面对面看到家乡的山水人情、我家乡的亲人,看到家乡的一草一木,如临其境。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党的好政策。祖国改革开放40年,家乡发生了巨变。愿我的家乡更美好!愿我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作者简介:高如德,男,安徽萧县人,军转干部,公务员。现就职于河北省昌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科长。擅长写作。河北省昌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